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西部东北地区连续5年GDP增速跑赢东部

经济聚焦·十八大热点:我国区域发展进程出现历史性变化

2012年12月12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势头得到遏制的同时,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版图正在形成。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继续在全国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完成新一轮战略布局,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广西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区加快发展,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几年来,与城镇化和调整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进程相适应,全国经济增长极(核)呈现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不断拓展、不断破土而出的新局面,国土开发布局更加均衡。

我国区域发展的另一个亮点是,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06年以来,中央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相继出台了支持西藏、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青海等省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各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制定了有力的扶持政策。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大大增强了这些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步伐。

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脆弱的制约仍存在

杜鹰表示,虽然自2008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全面超过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区域发展绝对差距仍在持续拉大,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水平较低,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科学发展的双重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间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还缺乏科学的制度规范。

杜鹰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紧紧围绕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这条主线,围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两大主要目标,重点把握好五个工作着力点:一要更加注重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二要更加注重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三要更加注重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和推进区域合作;四要更加注重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五要更加注重研究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