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他如何管理万名员工的老国企——罗阳语录摘登

2012年12月12日14:1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让追求第一成为一种下意识”

罗阳: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传递危机意识。让追求第一成为一种下意识,成为必然的选择,成为一种本能,让危机意识成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驱动力。要树立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意识。敢于改革创新,敢于异想天开,形成主动率先发展的氛围和文化。要习惯于以市场的观念来分析和认识问题,实现由任务型军工向市场型军工的真正转变。

超常的发展需要超常的思维、超常的胆魄、超常的举措。放飞思想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精神,大力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理念,倾力塑造员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融入血液,形成文化。

“每个人都需要‘日清日毕’”

罗阳:海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每天要清理什么?”不同工作性质有不同的清理内容,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可以利用下班后的10分钟清理自己的办公桌、文件柜以及环境卫生;生产一线员工利用下班后的10分钟清理工具柜、工具箱、工作现场,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提高员工队伍素养。

清理对象除了实物外,还包括我们的思想,管理者利用下班后的10分钟,清理今天的工作,思考安排明天的工作。因此说,清理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单位都可以开展,每一名员工都可以结合岗位实际进行“日清日毕”。

我们要通过“日清日毕”这种形式,使员工参与到6S管理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学习是终身的修炼”

罗阳:人都有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本能,读一本好书,如同在与一位大师对话。《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充分体现了史蒂芬·柯维的思想精髓,也折射出其他管理理论的思想精华。书中着重阐述的主要观点,虽然与我们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但基本原则都是相通的。学海无涯,开卷有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习是终身的修炼,“优秀”是良好的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强调:“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领导干部要从自身思维定式和心智模式改善开始,主动变革,不断创新,通过持续提升和完善,努力使自身成为高效能人才。

“工作即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恪尽职守”

罗阳:正确履行责任,就要恪尽职守。对于企业来说,“责任”首先强调的是担当起某种职责。企业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岗位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梁启超曾有“凡属于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干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于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的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个契约,便是自己对自己加一层责任”的精辟论述。工作即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就是严谨认真地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尽心尽力,勇于担当,在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让工作在你这里“一站搞定”,责任到此为止,正确地履行应尽的职责。不负重托,就是全心全意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报国强军,不辱使命;就是不辜负各级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职工群众的信任,全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殚精竭智,不负众望。

(记者冯蕾、毕玉才采访整理)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特写·侧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