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嘉宾访谈>>访谈实录

实录:中央党校地厅班学员谈“提升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

2012年12月11日16: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做客本网

[主持人]:有网友留言说,群众工作重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凡是正确的就要不断重复、不断坚持、不断积淀。我们常说,一项工作形成良性的机制后就会运转的很好。这位网友想问王院长,如何建立改善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新清]:这是我们这一期党群工作培训班要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要真正解决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思考和实践探索。这位网友确实提了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的专业是法律,我特别希望任何一项工作都能够制度化、法律化,长期的坚持下去。说到建立党的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当前我们已经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党章》和《宪法》对宏观设计、对根本制度已经做了非常好的规定,比如说《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每个党员都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宪法》规定的“人民代表制度”,就是强调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这个根本制度,要倾听群众呼声,作出任何决策要听群众意见,要按照群众路线来工作。这样的宏观设计、根本制度都有了,我们需要的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做好。我理解,我们现在不缺宏观的设计,也不缺根本制度,我们缺的是具体的制度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最近在党校学习,我思考了一下,我感觉我们党从建国以来,在关心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方面做的是非常好,可以说是交了一份很圆满的答卷。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个政党和政府能够和我们相比。的确,我们在群众工作中确实也有很多问题,我理解就是缺乏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求每一个党员密切的联系群众,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就像北京最近讨论的“最后一公里没有解决”,现在每一个个体群众可能都遇到很多工作生活当中的难题,比如孩子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实际上老百姓在生活中一个具体的问题就会难倒他,我们有七八千万党员,如果每个党员联系十个群众就可以覆盖七八亿人,联系20个人就可以把整个全国人口都覆盖了。国外有一些政党的经验我们可以汲取,他们有选票的压力,他们就规定每个基层党组织必须联系多少群众,每周末都要上门对群众问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看似小事,但是是实实在在温暖民心的工程。所以我建议我们下一步,要在关心个体群众实际困难、切身利益上,建立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而且要把这个制度真正的作为我们对党员干部考核的指标,要把这项工作和每个党员干部个人的利益挂钩。

说到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但是就每个党员干部个人而言是有利益的,怎么通过制度让党员干部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比如可以规定“不为人民服务不能升迁,不能担任人大代表,不能担任政协委员”等等,没有这样的制度约束,长效机制就很难建立。

[主持人]:有一种看法认为,党群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党群关系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我们观察到,好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利益矛盾无法调整,而是沟通不畅所致。比如说,一些党员干部不知道人民群众想什么,而人民群众不知道如何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有网友问,怎样解决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互相不了解、不理解甚至不信任的问题?请问张世军书记。

[张世军]:党群、干群沟通问题确实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也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重视党群关系。有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和问题,比如说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不了解、不理解,甚至出现了不信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回答,和这位网友共同探讨研究。

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沟通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使每名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畅通干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要带着浓厚的感情与群众沟通。说话要让群众听懂,办事应该要让群众看见,利益要让群众能够摸得着,同时还要树立平等的观念,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诚恳交流,要学会换位思考。

二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现实中存在一些党和政府出台的好政策,但是群众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有误解,进而产生了不配合,甚至有的还有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各级干部要做耐心细致的宣传思想教育疏导工作,要认真的交流,帮助群众澄清一些模糊认识,避免不良情绪的蔓延和发展。

三是要完善畅通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扩大集群民主。现在普遍实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还要进一步落实。也要积极推行党务公开,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使群众的一些观点、看法,甚至有些发一些牢骚,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能够正确的表达。

四是健全和完善干群沟通长效机制,比如建立联系点,这方面中央有要求,就以我们天津滨海高新区来讲,高新区机关处以上干部,每名同志至少联系五到十家企业,帮助企业尽最大可能在政策允许情况下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区域发展也可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项工作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普遍好评。当然,还要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监督制度等等,要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党群、干群沟通是个大问题,是一篇大文章。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认识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一定越来越融洽。

 

(责编:谢磊、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嘉宾访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