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关于我国粮食“九连增”后的若干思考

叶贞琴:转变发展方式 打造粮食发展新增长势

2012年12月11日15:20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规划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部署“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为我国未来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使我们工作目标更明确。“两个倍增”、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更广阔路径。十八大精神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是我们做好农业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力争更高水平地做好本职工作。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粮食总产量的数字: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1.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粮食产量10800亿斤的规划目标。站在粮食“九连增”的台阶上,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指导“三农”事业发展?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势?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粮食“九连增”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进入新一个黄金期,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显著的标志是粮食“九连增”。“九连增”有几个特征值得关注:

一是增长的罕见性建国以来只有1950-1958年出现过“九连增”,但仅增产1689亿斤,比这次少1489亿斤。世界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只有美国、印度曾经出现过“五连增”。因此,我国粮食“九连增”不仅历史罕见,更是世界罕见。

二是增长的同步性九年里,粮食面积无一年减少,单产除2009年外,其余8年均有提高。呈现了面积、单产同步增加的好局面。

三是增长的均衡性九年里,夏粮8年增产,早稻6年增产,秋粮8年增产;九年里,全国有25个省市区增产,只有6个调入省市减产。长期以来,地区间你增我减、增长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变。

四是增长的内生性九年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双双超过50%,粮食增长的内生性显著增强,长期以来依靠粗放经营、资源扩张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

五是增长的协调性在粮食实现“九连增”的同时,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等作物也同样稳定发展,改变了过去常常出现的“粮上经下、粮下经上”的局面。

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头号大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创造了世人称叹的中国奇迹,增强了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