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时代先锋:为国铸造长空利剑——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记者  何 勇  白天亮  辛 阳

2012年12月11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领航:让“战斗机摇篮”重回第一方阵

2002年,罗阳从中航工业沈阳所平调到沈飞任党委书记;2007年转任董事长、总经理,成为这座“歼击机摇篮”的领航者。沈飞成立于1951年6月29日,是新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我国不同时期的主力机型歼—5、歼—6、歼—7、歼—8系列,以及三代机某重点型号系列,都诞生于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沈飞发展相对滞后。

罗阳上任后的几年,正值航空武器装备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沈飞任务最为艰巨的时期,很多人认为任务繁重,靠沈飞的底子难以完成。的确,同时进行几个重点型号研制,如果不进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靠传统的路径、办法,很难顺利完成。

一件事情深深刺痛了罗阳。按照研制程序,中航工业沈阳所完成飞机的三维图设计后,交由沈飞研制生产。当时沈飞由于信息化应用不普及,无法按照设计所提供的三维图设计直接进行试制生产,还要再将三维图分解成平面图。罗阳非常着急,找寻到了沈飞在管理和生产中的最薄弱环节:必须尽快实现和设计所的无缝对接。他主动找到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时任中航工业沈阳所所长孙聪,提出了设计和制造数字技术一体化的构想。

“我们一拍即合。”孙聪形容当时的心情。沈阳所与沈飞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这一航空工业新模式。沈阳地区飞机研发和制造分离的时代结束了。传统的串行设计研制流程,改为了并行。设计伊始,沈飞公司的制造工艺团队提前深入到沈阳所进行技术对接,从源头上参与研发;进入研制阶段,沈阳所又派出大批设计人员到沈飞公司研制现场。舰载机的研制涉及大量特殊关键技术,有数百个技术环节需要突破;面对技术难题,沈阳所的设计人员和沈飞的研制人员一起研讨,共同突破。

这种基于数字化的并行工程,设计工艺相互沟通。设计过程中,有问题沈飞可以直接提出来,不像以前等图纸出来交付后再审查,把过去的研发研制时间压缩了40%。沈飞歼—15飞机的成功研制,时间大大缩短,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新纪录。

在罗阳带领下,沈飞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连续3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交付各型飞机数量创下公司近30年来的新纪录,具备了研发一代、交付一代、储备一代的生产能力,实现了沈飞的跨越式发展。

尾声

罗阳的一生,属于中国航空。

冥冥中仿佛有天意。罗阳的生日就是沈飞的生日:罗阳生于1961年6月29日,比沈飞整整小10岁。

“他查看飞机的眼神,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歼—15成功着舰后,一向内敛沉稳的罗阳热泪盈眶,与飞行员紧紧拥抱在一起。

“当一架飞机首飞的时候,我们会流泪;当一批飞机定型装配部队的时候,我们会欢呼;当一架架战鹰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会跳跃激动。”罗阳,战友们的深情回忆,你听到了吗?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