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生命壮歌回荡海天——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2012年12月10日11:17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那一天,中国航母“辽宁舰”的汽笛为他而鸣响,舰上官兵列队飞行甲板,以崇高的军礼为他送行。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网民纷纷为他点起悼念的蜡烛,表达敬佩、哀思的微博数量超过10万条。

他,就是“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国产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1月25日上午,年仅51岁的罗阳突然倒下了,倒在了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航母的凯旋途中……

“当我叫你英雄的时候我泪流满面,这一别再也回不到从前,挥手之后挥不去你的时间,我的英雄,我懂得了什么是永远……”

罗阳,用对祖国航空事业的赤诚之心,在海天之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壮歌!

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11月30日,国务院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

国之重器 以命铸之

“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非常欣慰”,这是罗阳和妻子的最后一次通话

一闪念间,罗阳错过了最后一次回家的机会。

11月17日晚,他从珠海出差飞回沈阳。机场出口,看着他满脸疲惫的样子,司机王凯建议:“要不回家休息一晚,明早再赶去?”

思量片刻,罗阳还是决定直接去几百公里外的某机场——即将执行航母起降飞行任务的歼-15舰载机停在那里,他将从那里乘直升机飞上航母“辽宁舰”,参加歼-15舰载机航母起降飞行试验。

夜黑如墨,车轮滚滚,罗阳星夜兼程……

到达目的地,已是次日零时30分。他放下行李,便找来现场保障的公司技术人员,逐架了解即将执行任务的歼-15飞机状况……

早上7时,罗阳再次出发——铁翼飞旋,他顶着寒风,快步登上了前去航母“辽宁舰”的直升机。

“辽宁舰”,030207舱室。罗阳生命中最后的8天7夜,在这里度过。

如今,任凭记者如何追问,谁也不能完整复原罗阳在舰上是如何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这些记忆碎片——

舰上负责舱室区划卫生的勤务战士说,罗总房间的灯总是亮到很晚,早上很早就起床到甲板上去了。

中航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说,每天飞行训练时,罗总都提前爬到舰岛上等待,冬季的海风很冷,可他丝毫不在乎……

舰载机着舰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肩头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紧张,等待;忙碌,等待……

11月24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到来。呼啸而来的歼-15战机,精准地降落在航母飞行甲板上。

刹那间,泪水从罗阳眼眶中奔涌而出……

这泪水是喜悦,是自豪。今年9月“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没想到中国人只用了两个多月。

歼-15总设计师孙聪回忆当时情景说:“狂喜之后,罗阳马上拉着我探讨起歼-15飞机下一步的具体发展计划来。”

这一天16时,罗阳才顾上给家里打个电话。他兴奋地告诉妻子王希利:“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非常欣慰。”

妻子并不知道,此时罗阳正强忍着心脏的病痛,这次通话居然成了他们夫妻的诀别。

凯旋之夜,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可这一夜,罗阳过得“肯定格外痛苦,每一分钟都是煎熬”——事后,参与抢救的医生推测,那个时候他的心脏已经出现部分坏死。

想起这一夜,沈飞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泪珠潸然:“今年初,罗总还专门请心脏病专家来给全厂职工讲课,可惜当时他工作太忙参加不了,要是听了,他也许自己就能发现身体已经报警了……”

25日的太阳终于升起来了,“辽宁舰”凯旋靠港。罗阳拖着病体勉强上岸后,连和同事拥抱庆贺的力气都没有了。

“呜呜……”救护车向最近的大连友谊医院疾驰。就在距离医院还剩下100米左右时,罗阳昏厥过去。

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实施抢救。这一刻,电视上正在反复播放着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完美起降的画面!

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中午12时48分,罗阳走了。

一个原本普通的名字,这一刻写进了历史——罗阳,我国航母事业海上科研试验牺牲的第一人!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特写·侧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