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陈里:政务微博应问计网民贴近民生

2012年12月10日18:3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2年12月10日,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探讨政务微博如何在与网民互动中贴近民生。图为陈里与主持人交谈。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微博议政、微博献策、微博反腐……随着微博的盛行,特别是政务微博以及公务人员的微博增多,成为网民获取政府信息、了解官员个性、表达自我诉求、提出建议意见的全新平台。政务微博的开设,又该如何直面网民互动,成为问计网民、服务民生的有效途径呢?

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三农问题专家、管理学博士陈里10日做客新华网在线访谈时强调,政务微博的宗旨应该力行“织博为民”,并在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管理创新、倾听民众呼声、加强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政务微博应该力行“织博为民”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陈里的微博已经拥有330多万粉丝。他表示,自己最为关注的是“三农”以及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民生问题是我微博中的核心内容,我开设微博的初衷也是想通过这个新兴平台对民生问题有所了解、关注,”陈里说,“我希望能通过微博这个新兴的载体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陈里直言,现在不少政务微博,更多的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是在于自己的业绩与跟风。政务微博的“政务”两字,顾名思义就是政府服务。政务微博的宗旨应该力行“织博为民”,并在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管理创新、倾听民众呼声、加强群众政治参与等这些方面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陈里指出,公务人员微博能够在收集社情民意、建立良好干群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他也坦言,公务人员微博进入优胜劣汰期。有些公务人员为了赶时髦或者应景,成了对网友的留言置之不理的“僵尸官博”,将会被逐步淘汰。与此同时,那些能够关注民意、即时互动、威信积累的公务人员微博,将会被更多的网友所认可。

2012年12月10日,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探讨政务微博如何在与网民互动中贴近民生。图为嘉宾与主持人合影。新华网 陈竞超 摄

维护微博真实树立网友信任感

陈里表示,不可否认,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表达。当出现社会热点矛盾时,他们倾向于非理性地表达自身的情绪,而不会主动地思考这种表达是否合法或者是否合乎道德,也不会主动思考自己的一键转发和情绪化的评论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在匿名性传播的庇护下,因为“法不责众”、“权责模糊”,使得他们的责任意识淡薄,即便造成不好的社会后果,他们也不必承担责任。

“面对非理性表达,我的做法是不能沉默、不能失声,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微博这个公共的空间里,谁是谁非将会有一个公论,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非理性表达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陈里指出,公务人员在微博上发言影响会很大,所以一定要注重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准确性和责任心,不能在微博上对网友不理不睬,或者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

陈里表示,在重大社会事件传播中,对于政务人群微博使用者要做到理性,维护微博真实,树立起网友对你的信任,不盲目参与网上骂战,不针对不完全的新闻事实发表激烈观点,不发表情绪性语言,不盲目陷入群体思考及行为。

他说,对网民“拍砖”、过激的言论等,要沉得住气,平和交流、坦诚沟通,理顺情绪,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向广大网民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引导群众正确发表言论、反映问题,有效减少网络上造谣生事、恶意诽谤、人身攻击等不良言论。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