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10日,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探讨政务微博如何在与网民互动中贴近民生。图为陈里在访谈现场。新华网 陈竞超 摄
网络问政如何才能确保健康发展
越来越多的政务微博和网民良性互动。那么,网络问政如何才能确保健康发展?
陈里强调,首先在技术层面,微博要实行实名制登记制。我觉得实名制的最大作用不是为了方便管理,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博主的自我约束。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的身份如果不确定,毫无顾忌、毫不负责地发表一些不实言论就非常容易,如果身份确定了,谣言、攻击、炒作等就会自然而然减少了。
其次,在网络与现实衔接层面,要建立收集反馈机制。特别是网络反腐,纪检监察部门可以探索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构,对网上反应的腐败问题,要及时予以回应,对不实爆料举报,要坚决予以回应,给当事人以清白;对有证据证明存在违法违纪情形的,在遵守保密的原则下适时对案件处理进展进行公布。
再者,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虚拟社会同样也是法治社会,对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诽谤攻击他人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不能让为所欲为成为网络上的常态。
陈里表示,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微博成为推动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然而,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对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了解,导致在应对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出现缺位。同时,微博也成了谣言滋生、扩散的重灾区,网络水军,网络推手,恶意炒作和左右网络舆论、操纵网络民意,形成“网络暴力”,将公共事件进一步变成社会行动,直接危及社会稳定。
“应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转变,重视政府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微博搜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及时准确地把握全局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入驻微博,拓宽信息渠道,将微博从单一的信息发布转变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群众提出疑问或建议政府部门解答疑问并改善服务的良性循环。”陈里说,政府是突发事件处置的主体,在突发事件中,主动抢占信息发布权,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民众的合理诉求,避免谣言扩散,掌握舆论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化解或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刘军 段赛民 肖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