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英雄的光芒

追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

2012年12月07日10:1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默默奉献,他的心中只有挚爱的国防事业
  
  罗阳不幸牺牲的消息,大家一直想办法瞒着罗阳的母亲。但是,老人还是在第二天的电视节目中知道了。研究所副所长邓吉宏曾和同事一起去看望罗阳的母亲,老人对他们说,以前,每次出差回来,罗阳都是先回家看母亲;他回来之后,不是坐着或者站着与母亲说话,而是疲惫地半躺在床上与母亲说话。老人流着泪叹息道,他太累了啊!但是,唯独这一次,罗阳从珠海参加航展回到沈阳,路过家门口却没有时间去看母亲,而是直接去了大连。

  平时,罗阳的妻子也经常劝他不要太累,要注意休息,但是罗阳总是回答:“你光知道我累,其实,许多人比我还累!”朴实的话语,让妻子无言以对。

  罗阳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罗阳为什么这么优秀?罗阳牺牲后,许多人这样发问。采访中,熟悉他的人这样回答:这与他的品质、内涵、修养是分不开的,他有着无私的追求,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体现在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修养,两者缺一不可;他一直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实干精神;他把名利看得很淡薄,不计较个人得失。

  面对各种荣誉,罗阳都是主动谦让,要求将荣誉倾向于一线科研和生产人员。今年,中航集团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出差在外,公司党委经过研究,将他的名字报了上去。罗阳回来知道后,将有关人员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要做的,就是尽量突出团队。罗阳牺牲后,宣传部门寻找有关他的资料,但是翻遍大报小刊,只在十多年前出版的《中国航空报》上找到一篇,那还是他作为中航的受表彰人员之一,组织决定需要宣传的。这次在航母上,全国人民通过电视镜头看到的他的形象,是企业摄像人员为他“抢”的几个镜头。通过这些难得的珍贵镜头,我们看到了他疲惫的面容。

  熟悉罗阳的人,都知道他性格耿直,为人忠厚,做事低调。无论是在党委书记还是在总经理的岗位,他给人突出的感觉就是默默奉献,尽职尽责,从不居功自傲。他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年,不少新闻媒体找上门来要宣传他,他都让办公室的同志为他做主“拒绝”。他的理由每次都是那句话:“干点工作,非要上电视、上报纸宣传吗?要宣传就宣传公司。”

  罗阳牺牲后,许多领导和职工前去看望他的家人,表示悼念和慰问,并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罗阳的家人什么也没有提,他们说:“罗阳活着的时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这件事上,我们不能违背他的意愿。”罗阳的姐姐说:“罗阳平时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他总是为别人考虑,这就是他的品质。”

  熟悉罗阳的人都说,他是个非常简单、非常俭朴的人,他不需要用奢华来装扮自己,因为他的心中坚守着强国梦,他的心里只有挚爱的国防事业。

  罗阳经常出差或者送人去机场等,常常会误了吃饭的时间,他一般都是吃碗面条了事,即使有其他人在,不得不点菜时,他常点的菜也就是尖椒拌豆腐、醋熘土豆丝,对贵一点的菜他也不是很在意。因为经常加班,他一般都让工作人员去食堂随便打点饭。罗阳经常到北京开会,除非会议有特别的要求,否则,他一般都住在公司设在北京的办事处,为公司省了不少钱。

  罗阳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担任组织部副部长时,他用的办公桌已相当破旧,一个抽屉拉开都有问题。部里的人想给他换一张桌子,但是罗阳就是不肯。罗阳说:“这又不影响工作,可以用。”这虽是一件小事,却让部里的其他同志印象深刻,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罗阳每天早晨上班去得很早,到了就打扫卫生。同事们感到不好意思,都一个比一个早到办公室,争着搞卫生。

  调往沈飞公司工作后,接待任务多了。罗阳多年来没有一套正式的西装,只有一件浅灰色的休闲西装上衣。因为穿这件上衣不能接待外宾,他才不得已自己买了一套很一般的西装。说起这件事,人们不禁如此感叹,只有心中充实的人,才不在意、不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罗阳求真务实的精神,传承给了他身后的研究所和沈飞集团两个团队,如果总结一下,这种精神便是航空人精神,是航空人的传统文化。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航空人必须求真务实、一丝不苟!

  罗阳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了10年,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吕殿凯在他身边共事了10年。那些天,很多人去罗阳家中悼念罗阳,从罗阳家里出来,很多人这样问吕殿凯:“罗阳还有别的住房吗?”吕殿凯说:“没有,这就是他平日的家。”人们感叹:“哎,太陈旧了,面积也不大,怎么也不重新装修一下。”罗阳的住房,还是1998年研究所分配的最后一批具有福利性质的房改房,150平方米,四楼,没有电梯。罗阳简单装修后,住了进去。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换房子。他调到沈飞公司工作以后,公司考虑到他上班远,几次研究解决他的住房问题,都被他拒绝了。罗阳的家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区,房子装修也非常简陋,一套旧炉具还是他的姐姐家换下来后送给他用的,壁橱等一些家具也还是那个年代留下的。罗阳的妻子曾经多次跟罗阳说:“我们不要新房,是不是把这个房子再重新装修一下?”罗阳每次都是满口答应:“可以,可以。”可是,直到今天,那房屋的面貌依旧。

  罗阳是个孝子,在研究所工作时,大多时候他都是住在母亲家,以方便照顾母亲。那时,他已担任研究所党委书记,按规定所里有车接送上下班。但是,他不要汽车接送,风雨无阻地骑车上下班。15公里左右的距离,他天天骑着那种笨重的二八式自行车早晚来回,回想起来,这成了研究所干部职工心中的一道难忘的风景。

  2007年11月,罗阳担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按照惯例,他的办公地点要调换相应的办公室。当身边工作人员向他报告此事的安排时,他却说:“不要动了,我在这里办公很好,换办公室没有意义,还会带来新的费用。”从此,公司的这个惯例被他打破了。

  罗阳的办公桌上,经常有一摞已经单面打印用过的废纸。罗阳不让工作人员扔掉这些“废”纸,因为,他自己起草的所有文件和各种材料都是用这些废纸的另一面来完成的。好几次,办公室的同志给他换了正规的公文稿纸,他却说:“不用,这是我从小上学读书时养成的习惯。现在这纸张多好啊,完全可以再用一次。”罗阳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罗阳有用铅笔书写的习惯,有时他用铅笔书写的字迹,在另一面打印的渗透下,真的看不太清晰,他们只能在一起猜字,也不敢再劝他用新纸。这便是罗阳朴素本色的一个方面吧!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