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专家建言——

经济聚焦·十八大热词:政策要向实体经济倾斜

记者  刘先云  沈  寅

2012年12月06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

中国经济总体已进入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率提高的阶段,许多行业无法再回到数年前那样高利润甚至超高利润的时代了

记者:除了产能过剩,该怎么看待当前实体经济的现状?

刘元春:企业经营环境和业绩的恶化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实体经济的困境,宣告中国原有增长模式出现了问题。人口红利递减、全球化红利消失,意味着中国面临重大经济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导致过渡阶段出现经济增速和企业利润的回落。

赵昌文: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今年前3个季度,实体经济的发展正遇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制造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滑甚至亏损。

导致当前实体经济现状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一是受经济环境影响,国际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包括传统制造业甚至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行业平均利润率显著下降。三是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在内的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这与我国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经济总体已进入到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率提高的阶段,从更多地依靠出口转向更多地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阶段。许多行业无法再回到数年前那样高利润甚至超高利润的时代了。同时,实体经济的现状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由于企业各种要素成本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没有议价的能力,在高端制造业上缺乏竞争力。不少行业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3

企业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正成为他们挺过寒冬的法宝。政府要通过税收等措施,更积极有效地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记者:面临多层压力,发展实体经济出路何在?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刘元春:企业必须适应这种趋势性的变化并进行战略性调整,而不是消极地期待全球经济在危机后重返过去的黄金时光。同时,政府也不能单纯对企业进行周期性的救助,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赵昌文:根本出路还在于创新。企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降低综合成本、开拓利润空间、分散经营风险。从此前的调研报道中也不难发现,倒逼之下,企业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正成为他们挺过寒冬的法宝。从政府来说,必须要通过税收等措施,更积极有效地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姚同欣:企业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还要重视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苹果公司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一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全球采购和营销,可以一头控制供应商、一头控制市场。这种“轻资产”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要鼓励企业创新,政府必须要打破行业壁垒,进一步优化市场秩序,还要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建立与创新型企业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引导PE/VC(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使资金、人才等要素向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