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会风关系党风 降“虚”火促作风转变
中国新领导层履新以来,改文风,转会风,诸多“新”意与引发关注。评论指出,习近平说话的平实,李克强和王岐山开会时的务实,对草根意见的重视,对官员照本宣科的“零容忍”,把形式主义的危害与贪污腐败相提并论……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习近平一语道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那么,如何避免空谈?分析认为,最容易做的就是改革会风、文风,将会议上和文件中的那些客套和空话去掉,直面问题,这样才会让民众看到实干的精神。
文山会海是多年来官场的一大通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不少整治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这一现象仍普遍存在。
“文风不良,也是一种轻微腐败,是官员能力不够的表现。”媒体称,不良话风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然显现。“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各种场合曝出的“瞌睡虫”莫不是对文山会海的最好讽刺。
中央党校教授秦刚表示,本来说实话、开短会、讲真话是党的一个传统,但是由于时间久了以后,难免有一些领导干部开会念稿子,有人专门写稿子,自己也不去思考了,形成了一种不太好的风气,老百姓也挺反感的,大家也感到很没劲的。
“现在通过这种降虚火,讲实话,讲有研究的话、有思考的话,其实这样也促使领导干部作风的改变。” 秦刚认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文风关系学风、作风和党风,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世界观和党性修养的问题。
“我觉得会风和文风本身就是党风的表现,而且是党的形象的表现,这些事看着很小,其实很大,这是党的形象和党在群众威望的问题,从这些事做起,重塑我们的形象,重塑共产党人的形象。”秦刚说。
媒体评论称,以会风文风之变拉近官民距离,领导人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公众期待,这种会风文风的改革能通过细节的改变,让政坛风气为之焕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