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盘活铸盾“第一资源”

——来自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报告
2012年12月03日08:59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眼光向“内”人才多——

“人才雪球”越滚越大

2009年12月,该研究所承担某大型地下防护工程设计,却因通信指控专业设计图纸耽搁而“歇工”。情急之下,所党委决定向军内外单位“借智”,可是求援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请柬也发了一张又一张,得到的回音却让人失望:“这方面的人才暂时没空,最早也得半年之后了。”

此时,工程师王雪娟刚刚参加全军通信指控专业培训回来,主动请缨承担这项任务。顶着重重质疑声,所党委让小王放手一搏。没想到她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很快完成了设计任务,整体工程设计也按时有序地推进。

自己有人为啥“受制于人”?聘请“外援”的尴尬和王雪娟成功的范例,促使该所领导认识到:随着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一些紧俏专业人才各单位都缺,有几个也都视为“宝贝疙瘩”;开展军事科研,引进外援有时是必需的,但是一味地靠外援打硬仗绝非长久之计。

“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必须首先立足于现有条件,立足于自身岗位。”所党委很快统一了思路,相继走出了“三步棋”:

添加“催化剂”。他们启动科技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完善优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设立所长奖励基金和青年科技基金。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优先晋级、立功、受奖,优先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交流。

铺设“快车道”。依据专业项目需求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地方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科技干部把博士论文和科研课题“合二为一”,既读了学位,又可收获科研成果,有效缩短了人才成长周期。

搭建“孵化器”。该所先后成立了“防护工程科研创新站”“建筑方案设计创新站”和“防护工程设计科研创新工作站”,吸收所内32名优秀科技干部进站工作,10余项重点设计科研课题先后被破解。

重视、重用身边人才,激活了军事科研一池春水,带来了人才建设崭新气象。近年来,所里先后有12名中青年科技干部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军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库。过去,该所千方百计挖外援、引人才;如今,数十家军地单位纷纷抛来橄榄枝,仅今年就有16家单位提出智力支援或联合攻关的请求。

眼光向“前”人才多——

“创新尖兵”踏浪潮头

2010年12月,该所某新型防护设备系统相继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项国家专利。说起这项成果,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几年前,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防化演习中,随着“毒气弹”的爆炸,有害气体迅速蔓延,可防护门迟迟没有合拢。顷刻间,滚滚“毒气”涌入工程内部。导调组最终裁定:因防护门过于沉重,导致人员操作不便,致使密闭防护门未能及时关闭。

“如果防护门自身重量轻一点,是不是就会避免这一幕?”所里刘首、郝鲁波等几名工程师产生一个想法:“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是新兴前沿技术,如果制成防护门,不仅抗力极高,同时又为应急操作带来极大便利。”

几位年轻人经过不懈努力,连续突破3项技术瓶颈,首批成型的防护门重量减轻40%,抗力提高20%,为我军防护工程建设铸起了一道新型“盾牌”。

“刘首等同志的‘意外发现’,并非偶然,也非个案。”所长许正凤对记者说:“作为军事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只有先设计好未来战场,才能设计好军事工程。”近年来,该所把服务战斗力作为人才建设的“第一导向”,积极营造创新向战场聚焦的浓厚氛围,实现了人才建设与战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

课题缺乏前瞻性决不立项,这是他们订下的一条“铁律”,所有的研究课题都要拿战斗力的尺子量一量“长短”,仅今年以来,他们就对在研的30余项课题进行复盘论证,果断砍掉了近30%的非前瞻性项目。

在学术争鸣中向科研高地冲锋。该所各个研究室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诸葛亮会”,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第一研究室,仅针对精确制导武器破坏效应一个研究方向,就“碰撞”出了10余项重点研究课题。

“联合作战”打出科研重拳。该所以重大任务需求为牵引,对人才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初步形成了涵盖不同层面、融合多种力量的一体化科研团队。集智攻关,喜讯传来:由他们承担的某重大课题研究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已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评审。(赵杰 记者 周猛)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