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书博览>>《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成功的》图书连载

改革开放的成功密码

2012年11月30日09: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再次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组织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其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遍布各地区、各部门,党对政府及其他领域的“一元化”领导格局也稳定下来。由于中国共产党有着严密的组织原则和高度的组织纪律,中共中央的改革决策就容易获得贯彻,成为全党、全国的统一意志。同时,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有着相对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便于因地制宜地采取改革措施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又由于“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可以确保各地发展不至于脱离中央的掌控,以保持改革发展全局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样,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就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启动和发展的过程中,地方党委及其领导下的政府往往成为革除旧体制弊端、孕育新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许多重要的改革都是由地方发起、推动和直接参与的,这与苏联等国家的改革截然不同,成为中国改革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改革起点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村干部和农民率先发起的,从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到省委书记顶着各种政治压力支持的,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扮演改革开放“窗口”和“桥头堡”作用的经济特区,最初也是由中共广东省委提出的。此后出现的企业股份制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等,都是先从地方发起,而后成为全国的共同改革措施的。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着力于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百姓的生活福利水平,而中央则着力于全局利益的均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走势。虽然中央和地方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确保二者能够默契配合。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正是这一优势的生动写照。

最后是渐进式改革之路。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了“休克疗法”,即选择激进式改革的道路,同时放开政治的自由化和经济的私有化。这种改革道路虽然有利于避免改革过程中出现逆转和反复,但也使经济社会在短时期内付出沉重代价,造成一定时期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经济的衰退。

与激进式改革的道路不同,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式改革道路。由于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战略,主要表现为先“易”后“难”、先增量后存量、先扫清外围后攻坚内核的顺序。在整体改革方面,先着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再推进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从农村先起步的,而农村改革又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再转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在价格改革方面,先实行计划内、计划外价格并行的“双轨制”,再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制度;在市场发展方面,先发展商品市场,再逐渐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在开放方面,先沿海、后内地,先一般加工工业、后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引进来”、再“走出去”。

渐进式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促进中国的发展进步这一主题而循序渐进地展开,保证了改革开放稳步前进,避免了出现大的失误和挫折。这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独特经验。

(责编:乔业琼、李放)


相关专题
· 群书博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