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2012年11月28日消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唯一不是省会的地级市,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能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奥妙,到底在哪?
这是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的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特别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华盛顿,赠给美国众议院长佩洛西一幅中国桂林山水国画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最美的山是黄山,最美的水是九寨沟,山美水美的地方是桂林!”美山美水如今风光依然,桂林依然是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漂亮名片。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理当首选美丽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树立中国生态文明典型,桂林确实当之无愧。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支持关怀的结果。多少年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桂林充满了关爱。周恩来曾提议堤岸种凤尾竹,让漓江边的凤尾竹最终成为20元人民币的背景;邓小平评点污染“水墨画”,“关、停、并、转、迁”了60多家污染严重的工厂,让水变清;江泽民在保护上作文章,彰显了漓江山水特色;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踏雪拜新春,给桂林严重雪灾区人民特别是漓江上游、两岸各族干部群众,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深切关怀和新春祝福,坚定了大家战胜自然灾害的必胜信心,最终使桂林把雪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务院层面确定,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0年,习近平同志曾在一年内对漓江作了“三示”(提示指示批示),尤其是在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习近平在发言中谈到注重生态保护问题时,特别提示大家:“漓江不仅属于桂林人民,属于广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也是属于世界的,我们都要很好地去呵护它。”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桂林生态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桂林人民多少年积极探索的硕果。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桂林人民并没有躺在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温床上睡大觉,也没有躺在成绩卓著的历史功劳簿上享清福,而是在市委政府的带领下,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部署,保护生态自然风光,彰显山清水秀个性,始终坚持走既以保护漓江为核心,又能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科学发展之路,以人为本,以工带农,以城促乡,探索创新,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该市连续5年环境质量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连续17年在广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排名第一,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连续6年在我国内陆城市中名列第一,市区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漓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城内河之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在全国109个评比城市中处于优良。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吹响了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军号,这是桂林人民的一大喜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大盛事。至此,海南、云南与桂林初步形成“一岛一省一市”国家旅游综合改革三个试验区大格局。日前,桂林已经召开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美丽桂林动员大会。我们相信通过8年艰苦奋斗,桂林将于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