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落实”二字在党政机关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落实”不仅成为领导批示的必用词汇,也是绝大部分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甚至件件事情都离不开“落实”两个字。
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什么东西越稀少,那么这样的东西就会被最渴望。“落实”一词所以会成为高频词汇,关键的就是党政机关中“落实”太缺乏。一件事情,本来很简单,但是一级领导批示“落实”,二级领导批示“落实”,三级领导批示“落实”,到头来不了了之,层层“落实”变成了“落空”,烟消云散,还落得个相互埋怨。大家都纳闷,为什么都很重视,最后却什么结果都没有?这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存在,严重降低了办事效率。
在很多情况下,领导只是批阅“请某某落实”,在他们看来这样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他们未曾想到,一级一级传到最后经办人的手中,力度在不断减少,最后变得无声无息。一件事情是这样,件件事情是这样,上下都不满意,最后也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群众也不答应。难怪“落实”成了很多人的强烈呼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提到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号召全党警醒,其中就提到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落实”变成“落空”,不正好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明显体现吗?领导只是负责批示,不亲自督促,这就是“官僚主义”;层层批示,看似雷声大实则雨点小,就是“形式主义”。
“落实”屡屡“落空”,实质就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作祟,根本的就是责任明确不到位,什么事情都推给别人,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复杂的事情变得无厘头,最后杳无踪迹。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今日这样辉煌的成就,关键的就是党始终保持着各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才能始终担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重任,这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颠簸不破的铁的事实。不让“落实”变成“落空”,就是在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彻底划清界线,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