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个倡导”内涵深刻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这蕴含了什么深刻内涵?
郭建宁:十八大在论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新的论述,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都是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记者: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表述,有什么特点?
郭建宁: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在体现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上,我认为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十八大报告中倡导的价值观是基于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提出来的,既考虑到了不同层面主体的价值愿望的一致性,又体现了不同层面主体的价值追求的差异性。比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立足于国家层面而提出的价值要求,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这一目标的价值规定和价值体现;又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也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导向;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既是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和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道德准则。总之,这一表述反映出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愿望与追求。
正如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一样,上述三个层面的价值规定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不仅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追求,确立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价值目标的统一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了国家发展目标、社会价值导向、个体行为准则的基本统一,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与包容性的高度统一。
第二个特点,十八大的表述是开放性的。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并逐渐实现社会化、大众化。现在的这种表述,既将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4、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
记者: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有何重要意义?
郭建宁: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近代西方虽然各种各样的文化潮流不断涌现,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推进自己的主流文化建设更加自觉,也更加自信。美国始终把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作为其主导文化,以此来强化美国国民的自尊自豪感、开拓进取精神、实用主义、平等民主自由等,也就是所谓的“美国精神”。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是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
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必将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5、激发发展活力 要让文化走出去
记者: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对此,应如何理解?
郭建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论断,深刻把握了我国文化发展总的态势。这既是既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文化建设的方向指针。
文化由人创造,人是文化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激发蕴含在人民大众中的创新潜力和创造热情,才能使文化始终保持活泼旺盛的生命力。总体上我国文化实力还不够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创造活力不够。
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大众、实现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就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记者: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是文化强国建设中一个明确的指向,怎样认识?
郭建宁:这是十八大对文化强国建设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也我们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显著增强”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内就是提高凝聚力,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外,是一种影响力,中华文化要向外传播,有影响力,有话语权。
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需要让文化走出去。走出去,不仅能够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形式和层次,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而且有利于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走出去就是和西方文化正面地交流、对话、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这需要在两方面创新,第一个是表现形式,要努力争取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表现方式,这样他就能够听你讲中国故事、中国奇迹、中国模式,感受到中国的自觉和自信。我们现在还需要培养一些既了解中国,也了解世界,既能用汉语,也能用英语或者其他的语言来比较流畅地表达的这样一些尖端人才。第二个是表现内容,要实现三个转换。一是从语言到文化的转换。中国文化年、孔子学院,主要还是讲汉语,我们要从语言到文化,要讲中国文化。二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换。我们现在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走出去,主要讲的还是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当文化的啃老族,还要讲今天新的创造、新的辉煌,既要讲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要讲我们的现代文化。三是从文化到思想的转换。三个转换就是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这样转换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一定会有很大的加强,而且会在全世界有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