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完成对亚太地区全覆盖

经济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天,我们一起用“北斗”

潘少军  王耀华

2012年11月27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源定位和短信功能是“北斗”的独特优势

“北斗”拥有的其中一种定位方式——有源定位方式,往往被人诟病;而其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也往往被人称为无用的“鸡肋”,事实是否如此?

“实际上,这正是‘北斗’的优势所在,也体现了‘北斗’卓越的系统顶层设计和今后的扩展能力。”谭述森表示,GPS的无源定位方式只解决了“我在哪儿”的问题,而“北斗”的有源定位方式同时解决了“我在哪儿”和“你在哪儿”的问题,可以说“靠一个北斗用户机就可以走遍天下”。

今年初,我国的一支地质勘探队,在携带GPS用户机进入无人区工作时失踪;而在南海捕鱼的几千条渔船,由于装备了北斗导航系统,没有一艘船因为海上风暴而迷航,这就是定位方式差异导致的结果。

“为在城市高楼群或高山峡谷中的用户提供定位服务,‘北斗’也比GPS强一些。因为在头顶上的狭窄空域,前者比较容易同时找到两颗在轨卫星,而后者很难在头顶上同时找到4颗卫星。”谭述森说。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任杨宝峰介绍:北斗区域系统的建成和开通运行,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标志着“北斗”的应用将进入规模化、社会化阶段。与GPS系统相比,“北斗”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服务上与GPS基本相当,在功能上,北斗系统的位置报告、指令传输功能是GPS所没有的。因此可以说,就国内应用而言,GPS能做到的,“北斗”都可以做,而且“北斗”所具有的特色优势,一定会比GPS应用得更好、更广。

如今,美国研发的第三代GPS以及欧盟、印度等国正在研发建设的新系统,都在考虑增加有源定位方式。“别人学‘北斗’,并不令人奇怪;今后中国人不用‘北斗’,这才是令人奇怪的事。”南方测绘集团技术管理中心技术总监李耀忠感慨地说,虽然“北斗”在地面站设备、用户设备、卫星技术等方面与美国仍有差距,但在顶层设计和系统结构方面的优势,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我国在基础工业方面的不足。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