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高校社科发展新局面

2012年11月23日11:03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坚持改革道路 推动文科发展

  清华大学副校长 谢维和

  党的十八大充分肯定了十年来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同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化改革提出了非常明确和清晰的指导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以往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以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为目标的发展格局和模式。十八大报告明确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各项任务,并且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改革与发展,与小康社会的建设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具体任务和相关的各个领域,形成更大的“交集”,增强支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作出更大的知识贡献、文化贡献、理论贡献和政策贡献。

  在以往知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通过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丰富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为进一步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另一方面,在世界上形成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中国声音”。

  清华大学在文科建设发展目标上,提出了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建设要求,强调理论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在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知识贡献、思想贡献、文化贡献和政策贡献的基本取向,形成了政策引导、质量优先、基层优先和倡导优先的评价机制;在发展和建设机制方面,强调文科发展一定要“入主流”,即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主流相结合,在实践中与国家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交集。

  致力理论创新 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教授 逄锦聚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员令。高校社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致力理论创新,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发展。我们要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调查研究,将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才智。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思想武器。高校社科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求真务实地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在重大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当前,特别要抓住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治理腐败等突出问题,努力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的声音,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着眼于打造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用中国的理论研究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创立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高校社科工作者要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向世界介绍和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实现理论创新,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社科工作者要加强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师德和学风建设,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推动理论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 耕

  十八大报告始终贯穿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精神。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变化对哲学社会学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以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积极同现实“对话”,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科学地解答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当前,应当正确把握三种关系:

  正确把握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总体上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二重属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价值体系;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只有自觉地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才能全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正确把握弘扬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又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

  正确把握加强基础学科与发展应用学科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的关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设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责编:李晨阳、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