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实践——
在浓厚氛围中滋养
课堂对接战场,重在紧密结合执勤和处突实际。过去,开展执勤、处突、反恐和防卫作战课目的教学,常常把操场作为训练场地,既缺少实战氛围,又不便学员学习操作。现在,该校将自主研发的《武警部队勤务指挥训练模拟系统》与基地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员在逼真的环境中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作风,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磨刀石上砺剑刃。他们把首届1000多名“合训”新学员直接送到位于六盘山下某部营区,在这里接受入学军政强化训练,并挑选166名基层优秀班长骨干担任教官,用部队训练标准砥砺新学员。学员们从到警营报到那天起,每天2个小时体能训练、一个徒手5公里越野,每周一次10公里负重越野,每晚睡觉前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蹲下起立。养成区里,学员三人成行、两人成列,走直线、拐直角,甚至进出饭堂也有规矩,拿筷子端碗都要有个军人的样儿。
同时,他们参照解放军院校学员管理模式,成立学员旅,下设模拟营、连、排,由学员轮流担任模拟旅、营、连主官,竞争上岗;还设立助理参谋、干事等,学员旅工作计划确定后便由模拟旅组织实施,让“合训”学员更多地自己管理自己,大项活动放手让学员组织。
对接部队——
完善基础训练设施
对工程技术类院校来说,转型培养“合训”指挥人才,配套齐全的教育训练设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恰恰又是工程技术类院校的一个“短板”。
大学党委主动作为不等靠,攻坚克难不退缩。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他们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主动向总部党委汇报请示,采取让上级拨付垫资一部分,自身节约一点等办法,先后筹措资金1亿多元;为解决征地问题,校领导多方与当地省、市领导沟通协调,争取支持。目前,校本部西侧300亩土地已签订土地征用协议;驻地500亩土地正待国土部门预审手续报批。展望校园,新建的大楼在一层层增高,教学生活设施在一天天改善。
位于大学校本部西侧,即将竣工的射击场设有20个升降靶、起倒靶、运动靶,以及靶机控制、靶场监控和语音对讲系统,具备自动报靶功能,可以满足对固定目标、移动目标及夜间射击的教学训练需要。占地2.5万平方米的综合训练场,内设体能、摔擒、400米障碍、心理行为等训练场地,可同时展开24种勤务及单兵战术项目训练。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学的教学软件设施也加紧配套完善。党委确定编写256部自选教材,98部自编教材,目前“直通车”专业自编教材提纲已全部编写完成,“合训”专业自编教材编写业已全面展开。新建综合实验楼,设立了涵盖理化、机械、计算机、电子等专业的160个实验室。以校园网为平台,构建起了58间“云课堂”和3间直播录播教室,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课堂网络直播、网络课程录制和信息安全保密等先进功能。
铸好“炉子”炼好“钢”。大学训练部张广平部长介绍说:“根据总部的要求和转型需要,我们下功夫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的缺口仍然很大,但党委决心更大、劲头更足,现在大学上上下下都动起来了,有信心有能力把转型的台子搭好,把新一轮次教学改革这台戏演活。”(张锦星 史朝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