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毫不动摇”意味深长
李剑阁说,“不管怎么改革,都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今年是中国明确提出市场化改革方向20周年。20年前明确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很多经济学家把中国在危机中遭受损失较小,归结为政府干预。此后政府干预有强化的趋势。重温市场经济对下一步改革有好处。”首先要打破垄断,放开准入。现在很多重要领域,不允许民营经济进入,虽然新老三十六条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垄断领域,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次,要放开管制,减少干预,强化竞争。
吴敬琏更关注十八大报告里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他说,这是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命题,在过去的讨论中,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有的强调这一面,有的强调那一面。十七大的报告,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后面加了一句话——“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但争论并没有平息下来,从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到十八次代表大会之间的五年中,有一个很突出的争论,就是国有经济是不是比私有经济效率更高?“这次代表大会对两个毫不动摇基本上是按照十六大、十七大文件写的,但是后面的说明更加具体。”
他分析,十八大报告中,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后面加上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句话。这也提出了一个方向,通过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从某一方面更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步改革按照什么方向设计?吴敬琏强调,应该按照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出的方向,作出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然后就是执行问题。“过去30年,改革其实都是在不断排除各种干扰的过程中前进的。那么执政党必须向代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坚决地克服特殊利益社会群体的阻挠,使各项改革措施能够得到落实。这样,十八大作出的决定,才能落到实处,建立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中国。”
吴晓灵指出,未来中国通过改革创造制度红利的着力点主要在四个方面。其一、顺应民众反腐倡廉和政治改革的诉求,把保障公民权利和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落到实处。要从诚信正义着手,落实公民对各层次、各领域事务的参与权,包括立法权、预算审查权、环境保护和重大项目的审查权利。其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重点是约束公权力,落实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无序扩张的问题。其三,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利,合理界定国有经济的边界,探讨多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现在全中国人民都是有财产的,农民有承包的土地,城市居民有自己的房产,公平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财产权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向每一个公民做到的一个承诺。公民的财产权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社会资本,就是公有制的多种实现方式之一。其四,要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解决二元社会的矛盾。重在让农民享受土地的增值收益,落实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任部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工业的发展。他注意到,十八大提出2020年小康目标更完整系统,其中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他说,“这非常振奋人心。我们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期,压力很大,责任很大。工业化要有量化标准。现在世界通用的工业化标准是人均GDP达1万美元。目前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他强调,改革将推进工业化的实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绝非易事,但是我们有信心。”(潘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