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因,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下形成的,如同播下一粒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不断的熏陶和学习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使之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成为一个拥有中国梦,敢于担当的中国人。
技艺展演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建重要载体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不仅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更要丰富传统文化内涵,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提高趣味性,使孩子们在接受时变被动为主动,寓教于乐。
2015年2月,首届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展演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主要面向全国6-18岁的在校中小学生,全国11个省超过两万名选手参加了海选。这是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举措,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图为技艺展演颁奖晚会现场。
许多参加技艺展演活动的老师表示,此次活动让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传统文化技艺展演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寓教于乐更容易让孩子们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技艺展演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等有关部门主动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任务,意义不是短期能看出来的,在长远的历史中可以显现出来。”他还说:“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祖训、家训、国训、人训。我们做这件事不仅功在当代,还利在长远!”
“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纳入国民教育,从娃娃抓起,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增强信心,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特别强调的。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一直把传承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全国少工委副主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组书记金东在多次场合中表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优秀活动非常重要。不仅让孩子们传承了文化,而且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益探索。
![]() | ![]() |
相关专题 |
· 中国共青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