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青團新聞

共青團十七大代表祝溪白、李福娟談夢想與奮斗

李福娟:我現在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很多
祝溪白:基層工作要樂於付出
2013年06月14日16:14   來源:中青報訂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訪談現場圖片(右一為祝溪白、右二為李福娟)

  主持人:中國青年報記者邱晨輝

  嘉賓:祝溪白 團十七大代表,吉林長春市綠園區正陽街道團工委書記

     李福娟 團十七大代表,濰坊學院學生

  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勞動·創造·奮斗——我的中國夢》青春故事講述活動。這項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主辦,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中國青年網、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人人網和國際在線承辦。我是中國青年報記者邱晨輝,擔任本場主持。請今天的二位嘉賓跟網友打個招呼。

  祝溪白:大家好,我叫祝溪白,是團十七大代表,來自吉林長春市綠園區正陽街道。

  李福娟:大家好,我是團十七大代表。我是濰坊學院的一名學生。

  主持人:有句老話:巾幗不讓須眉。我們很難准確估量出一個女性柔弱的肩膀上,能夠擔負起多麼重的擔子。今天的兩位嘉賓都是很年輕的女性,她們的故事卻能讓人深深的折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她們做了些什麼。溪白,我們了解到你在街道團工委工作,我記得你們街道團工委做街道團工委的班子的時候,你創造性的配齊了“1+4+N”,這個名詞對於普通網友很陌生,能跟我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工作?你具體負責做什麼?

  祝溪白: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街道的共青團工作。2011年,是團中央根據街道人力、物力、財力不充足的情況,推動鄉鎮街道組織格局創新工作,號召大家按照“1+4+N”的模式配齊基層組織。在這項工作上,我們團省委做的比較快、落實的比較細。到我這兒我主要負責三件事:第一是搭建這個班子。第二是維系這個班子的運轉。第三是激活這個班子的活力。現在我們這個街道的組織架構,街道團工委書記是1,4是4名副書記,N是N名委員。委員和副書記的來源要在體制外有大部分的人選,優秀青年加入到這個街道。加入進來以后,我們對他沒有一個體制上或者是工資上的給予,完全應該算是自願、公益的行動。我們街道的副書記這個圖上顯示的是4名,有學校、有醫院、有銀行、有一個志願團體的負責人。運行一段之后,我們發現體制外的副書記和委員的流動性比較大。我們建議上級能不能採納我們的意見,設置四崗、以崗帶人。把副書記四個人變成四個崗位,每個崗位設兩名,現在我們是八名副書記,保証有一個人員流動的情況下,另一個副書記能夠馬上頂上,把工作繼續下去。

  主持人:團隊工作的對象是?

  祝溪白:我們團隊服務對象還是基層的普通青年。我們按照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主持人:一般都做什麼樣的工作?

  祝溪白:一個是志願服務。另一個是青年就業創業。還有一個是基層團建。

  主持人:我們了解一下福娟的情況,我注意到你現在少了一個手臂,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在你五歲出了一場車禍造成的。現在你是一名大學生了。作為一名有殘疾的孩子來說,考上大學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也記得你說考上現在的濰坊學院是你人生中重要的裡程碑。先跟大家說你考上大學對你意味著什麼?

  李福娟:考上大學以后我改變挺多的。以前在高中上學的時候整天堆在書本裡。大學給了我很多機會。以前我做志願者活動有很多限制,同學要學習了,或者時間不合適了。但是大學的舞台大一些,而且上大學我也接觸了很多不同的層面。包括后來,我剛進大學那會兒,首先是加入了志願者協會。我也在我們學校院報和團刊負責文字編輯工作。后來我參加了我們學校的話劇、情景劇朗誦的表演。這些對我心態上的改變特別大。可能從中學習到的東西特別多。因為以前從來沒有涉及過,而且作為我自身而言,我去做這些事情,可能更能感染我周圍的同學。

  主持人:時間上安排更自由,生活上也豐富多彩了。

  李福娟:空間比較大,思想也比較開闊。好象我們現在還比較自由一些。我們學生可能就好象以前的時候有那些想法不敢去做,但是現在可以了。

  主持人:比如說什麼事情之前不敢做,現在敢做了?

  李福娟:之前顧慮的比較多,現在不會,現在我會考慮一下同學的要求,可能他們也想去。因為周圍有很多人也想像我一樣想做志願活動,但是他們沒有一個組織,或者不知道該去怎麼做。我可以去領導他們做一些。

  主持人:現在我們談兩個細節的問題,是關於選擇的。溪白,我記得你之前跟我們的記者說,你們參加過一次支教活動。你自己對志願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后來立志當老師。后來陰差陽錯的報考了公務員,來到現在這個崗位。這是什麼樣選擇的考慮?

  祝溪白:一開始我是學中文的。我們畢業以后有一個畢業實習。我們學校畢業實習給了很多人選擇性。但是都是在最基層的縣裡、鄉裡面的學校支教。我選了一個離我家最遠的地方。我去那兒以后感受到做老師能給別人帶來的價值。孩子們特別純朴、特別熱情,那兒的孩子有一種野性,但是內心是特別純良的。我感覺當老師的那一段時間是我特別快樂的時間。那時候我發現我學師范沒有學錯,我應該適合當一個老師。但是畢業的時候,還沒有到找工作之前,從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知道有一個市委組織部組織的選調生,他要求的是黨員學生干部才能報考。我符合要求,我就去試一試,結果一試考上了。考上之后我慢慢了解,知道它是要求考上的選調生是五年的基層服務,所有的崗位都是鄉鎮街道。當時我本來以為街道就是大媽的天下。一來就是鄰裡間的瑣事,是電視劇裡的那種想法。到了基層才發現處理的事都是跟百姓的疾苦有關的,挺有意思、挺鍛煉人的。讓我一個年輕人也找到了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因為在街道年輕人比較少,工作的創新上需要我們去做。

(責編:喬業瓊、楊媚)


相關專題
· 中國共青團新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