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频道平台首页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

2012年12月10日09:43    

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1主要内容是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做好农村工作,发展粮食生产。

材料2主要内容是广东产业结构有硬伤,现代化重工业的启动将成为广东新一轮经济增长重要特色。

材料3主要内容是东莞某鞋厂老板不愿搬迁工厂。

材料4主要内容是香港电子集团迁厂,节约成本求发展,高级技工缺乏成为拦路虎。

材料5主要内容是东莞模式已面临巨大危机,但如何转型并没有明确的路径。

材料6主要内容是技术创新是日本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

材料7主要内容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粮食加工企业促进我国粮食加工业的体制改革。

材料8主要内容是粮食问题举世瞩目。

材料9主要内容是国家粮食局领导就我国粮食问题答记者问。

材料10主要内容是专家认为我国粮食问题不容乐观。

材料11主要内容是网友就我国粮食价格问题提出建议。

二、分析材料

材料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提出了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差,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主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粮食价格问题,农民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种粮科技含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因此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三、解题分析

第(一)题要求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述。注意是对主要问题的概括,切不可概括成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另外注意题目要求不要写成文章,表述要有条理,概括要全面。

第(二)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第1题要求对给定材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心态反映的本质;第2题是对给定材料11中提出的观点谈谈看法。答这两道题要观点明确,分析恰当,并且要注意有条理。

第(三)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的考生作答,也包含了两道小题。第1题,要求对给定材料5中提出的“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谈谈自己的看法。答这道题要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第2题,题目给出了某学术团体就我国粮食问题提出的四点对策,但其在内容上和表述上都存在问题,要求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答这道题一定要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注意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第(四)题是议论文写作题。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要求考生联系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需要注意的是题目对报考不同职位的考生要求不同,对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的考生要求深入思考,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因此要统筹全面;而对报考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的要求相对简单一些,对“给定材料”中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即可。

四、参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下、附加值低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产业比重较大。

(2)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占相当比重。

(3)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人才匮乏,缺乏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4)产业分布不均,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

(5)粮食生产存在隐患,粮价偏低,农资价格较高,农民增收困难,种粮意愿不高,部分地区甚至发生抛荒现象。

(6)外贸依存度较高,外资企业挤压了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

(二)答案提示

1.该材料反映出林老板不愿迁移工厂、安于现状的心态。一方面工厂内迁会导致补给线拉得很长,这对工厂是致命的打击;另一方面越南劳动力缺乏、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大,迁移工厂并不利于工厂的发展。林老板的心态反映出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眼光、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使得企业转型困难,并且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无法推出高端产品,不能走出低端化生存的困境。

2.首先,给定材料中提出的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之策是提高粮食价格,这确实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粮食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但提高农民种食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田补贴、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科技兴农、确保粮食安全才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给定材料中提出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提高粮食价格农民得到收益的同时,作为消费者其粮食成本会相应提高,他们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的饮食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况且这种影响通过补贴并不能完全避免。所以,粮食价格一定要定在合理的水平之上,在提高粮食价格的时候要做到统筹兼顾,要兼顾到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尤其要兼顾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三)答案提示

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布局分工的重新调整,推动了资金、技术的流动和转移。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这使得我国东部沿海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一方面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率越来越低、水电资源紧张、污染严重,另一方面使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必要的。

但是,内地省区提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并不是明智的,我们应该有条件地转移,欢迎那些节约型、环保型、技术创新性企业转移,并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杜绝盲目转移,坚决防止在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污染转移。同时还要做好规划工作,实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互利共赢;抓好培训,促进高层次劳动力转移就业。

2.(1)没有针对性,表述不合理。修改如下:确保粮食产量不仅要加大农业投资,还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的基本生产能力。并且不能一味地扩大粮食产量,那会出现伤农状态。

(2)空发议论,不具可行性,科学分配有限的粮食不可能实现。修改如下:要根据每个国家不同的情况,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并要在具体的细节上把握,以解决粮食问题。

(3)表述不严谨,不具可行性;该调查仅限单位食堂,不具科学性,并且要提出具体节约粮食的策略。修改如下:要切实做到节约粮食,一是树立节约意识,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二是发掘节约潜力,适量定餐,避免剩餐。三是强化节约行为,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带回家。

(4)不具可行性,违背基本常识,材料中明确提出发达国家把农产品作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此,此对策既不可行也不安全。修改如下:发展中国家应该立足于本国,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

(四)答案提示

1.仅供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参考

立足自身 提升能力 迎接挑战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们在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个自信成熟的中国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我国发展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我国经济内外需求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投入的各类国内和进口的能源、资源过大,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取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造成欧美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下降,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压力增大,面临转型和升级。此外,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撂荒现象。

国内经济面临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结构不合理、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对此,我们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要先练好“内功”,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我们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增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大力营造创业创新环境,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投资的有效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我们要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能级、增强辐射,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们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规模农业,稳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狠抓政策聚焦和资源整合,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农民有效增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 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在挑战中寻求机遇。我们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发展,以宽广的视野寻求发展,以务实的举措推动发展。立足自身,提升能力,铸就辉煌。

2.仅供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参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要从中、低端产品的“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尤其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还很不完善,重要的是缺少一部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因此,要通过修订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对政府采购法、企业法以及税法等相关法律也要进行修订,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这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3)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

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4)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来源:华图教育

 

分享到:
(责编:吴思瑶(实习)、董宇)

最新公告

最新公示

模拟考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