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焦裕禄为镜 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

2014年07月03日17: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党员的好榜样,他的事迹因习近平主席的实地考察又一次照耀我们。对于焦裕禄我们这代大学生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今时代,那就是“快”,用一个字来形容人们的生活状态,那也是“快”。现在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忘记了要停下脚步,回头望一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前人优秀的事迹,是每个党员必须应学会的一门课程。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更应该以焦裕禄为镜,来指导我们能更好的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有作为。

重温焦裕禄事迹。焦裕禄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干部。山东博山人。1964年5月14日卒于郑州。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秋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干部队到河南,历任中共尉氏县委宣传部干事、大营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共青团尉氏县委副书记、团郑州地委副书记等职。1962年6月任中共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调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内涝、风沙 、盐碱三害严重,粮食产量降到历史上最低水平。为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在身患肝癌的情况下,与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改变了兰考的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

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要做到:

以焦裕禄为镜,加强奉献精神。焦裕禄在调任到兰考之前,兰考县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经济发展极度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极度贫穷。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党员干部正想着怎么往外调,焦裕禄却毅然的来到了考兰。焦裕禄同志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工作中,焦裕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公平正义,不计得失,不图回报,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大学生村官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比起那个时候有了很大进步,我们大学生村官虽然到农村工作,但比起焦裕禄那个人时候好上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但是还是会听到一些怨言。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该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利他精神。在农村这幅画卷上为自己的人生路途上添上这富有意义的一笔。

以焦裕禄为镜,端正工作态度。焦裕禄同志抗洪治涝、手拿雨伞、与人们群众一起抗战洪水;实地调研,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把生命置之度外,拖着虚弱的身子为兰考人民谋福;身为县委书记,焦裕禄没有官架子,常常和人们群众谈心。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焦裕禄还经常教育子女做脏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作为当代大学生村官的我们,不要求我们穿破衣、吃糟糠、住危房。只要我们要放下架子、立足实际、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端正态度,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农村工作中。就对得起人们,对得起自己。

以焦裕禄为镜,心系人民群众。焦裕禄同志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群众中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有一次焦裕禄同志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家感动的热泪盈眶。焦裕禄心系群众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大学生村官学习,大学生村官与人们群众走的最近,最能倾听群众的声音,这要求我们要常常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家人。要以人民为老师,学习农村知识。把人们群众的心声传播出去,解决他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要以焦裕禄同志为镜,加强奉献精神、端正工作态度、心系人们群众。我们应当为民务实、不怕吃苦、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全文]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景山镇西南岔村大学生村官 李 婧) 

(责编:高巍、权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