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要有“三心”

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高孟村大学生村官 王洪鑫
2014年01月16日15: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其能否健康成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要主动作为,从孩子的学习生活入手,用细心、耐心、恒心关爱留守儿童,使他们留守不孤单、留守有温暖,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活照顾要有细心。建立村留守儿童档案,将留守儿童家庭住址、父母务工单位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及所在学校班主任联系电话等进行详细登记,实施动态管理。建立结对联系机制,村党员干部每人至少联系3名留守儿童,每周至少走访一次,给予孩子家庭情感生活上的照顾,主动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登记并反馈给监护人或在外家属。每年“六一”、春节等开展送爱心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生活用品和文具,让留守儿童家庭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习辅导要有耐心。发挥大学生村官有文化、有知识优势,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到孩子家里帮助辅导功课, 耐心细致的讲解,一对一补充营养。坚持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给孩子们讲典故,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主动配合中小学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绘画、书法等兴趣爱好培训,定期开展演讲或征文比赛,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让留守儿童开心。成立村留守儿童辅导站,利用村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文化资源,全天候开放,搭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乐园。

情感沟通要有恒心。大学生村官要坚持定期与留守儿童谈心、与留守儿童父母互通电话、与学校交流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实现与留守儿童心灵相通、思想相通和感情相通。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关爱和指导,注重从精神层面上关爱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优秀文化熏陶、社会实践能力锻炼等,帮助解决孩子心理上的难题和困惑,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责编:权娟、杨媚)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