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撒乡间 情暖“386199”部队

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主任助理 陈志军
2014年01月16日15: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来来,随着我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输转,而留在农村的这些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386199”部队的“大军”人数与日俱增,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这些群体自身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使得这个群体容易得“软骨病”,最终扶不起来,而我们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应该积极担当起先锋重任。

引导建立互助组织,为他们筑“新巢”。协调村委会提供场所,利用现在建设的“老人互助幸福院”、留守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团青活动室,引导他们成立互助会等组织,重新找到归属感,组织空巢老人、留守妇女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增加他们的生活趣味。

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空巢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在农村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有效形式,结合目前开展的农村道德讲坛活动,利用农民工返乡、学子返乡等有利时节,加强对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结合“五星文明农户”评选活动,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批评,让全社会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氛围;通过平川镇三二村网络党支部网络相册功能将家乡近况发给在外游子,让他们时刻了解家乡动态,避免造成生疏,通过微博功能宣扬正统思想,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督促、感召在外人员经常与自己家人保持联系(尤其在中国传统重要节点等时节,提醒在外人员给家人打电话,送祝福),按时给老人、小孩寄钱送物,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鼓励支持年轻人在家创业和发展产业。目前,我镇经济总量偏小,缺乏新兴产业,缺少大型企业,工业支撑作用不强,无法给富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加快发展产业,让农民就近务工,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是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措施,动员条件成熟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开展家庭创业工程、信贷助推妇女创业行动、青年创业小老板行动等,同时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就近就业。

充分发挥学校及志愿者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与学校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联系高校志愿者,与他们结成帮扶队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管教。教师要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为方便留守群体与亲人沟通联系,在各村委会建立“打工家庭亲情联络站”,大学生村官当管理员,通过现在网络党支部等载体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寒暑期时期积极联系高校(我村为河西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并组织本村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

设立网络课堂,传递正能量。号召全村村民加入沟通交流群,聘请一些大学生、有为青年做网络指导员,在群内弘扬道德文明风尚,传播正能量,让一些青少年在家人及指导员的监督下正确使用网络,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感召下让他们从小抱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励志成长成才,通过言传身教来让他们从小读有用之书、悟立身之理、交有益之友,最终“功成大业”。

(责编:权娟、杨媚)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