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人的同一个梦想

山西乡宁县大学生村官刘金平常志伟创业记

2013年12月10日11:10 来源:山西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1月16日,刘金平、常志伟从陕西归来。这一次,他们是带着10多个种植大户,去考察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这一天,距他俩着手创建村官农资农技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刚满9个月。

刘金平、常志伟是乡宁县尉庄乡的两名大学生村官。本着创业成才、回报乡亲的雄心,创建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农资、技术和农业机械服务,并建起三个专业合作社,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走去。

11月23日,吕梁山南麓的乡宁飘起今冬的第一场雨雪。记者走进蒿圪垛村,在一个农家小院,听两个大学生村官讲创业的故事……

走进农村酝酿创业梦

2009年10月,24岁的刘金平走进尉庄乡蒿圪垛村,开始了大学生村官的生涯。此时,在相隔不远的吉家原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常志伟已干了一年多大学生村官。两个人都生长在农村,又是一个乡里的大学生村官,相同的成长经历,相同的干一番事业的激情,让他俩很快成了互帮互学的好友。

眨眼间到了2013年春节。一次闲聊时,常志伟对刘金平说:“这几年,从中央到县乡,都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咱俩为啥不趁现在的好时机搞个创业项目呢?”

一说创业,刘金平来了劲儿。他告诉常志伟,现在脑子里就装着一个好项目。原来,刘金平常年照料家里的果园和农田,总少不了和种子、化肥、农药打交道,非常了解全县农资市场的情况,也知道农民心里想什么。“那就办个农资农技信息服务中心,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农资和技术咨询。”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说干就干,两个年轻人分头行动,先在蒿圪垛、吉家原、尉庄等村实地调研,走访了百余农户。走访中发现,农村普便存在农资供应不畅、农业技术落后、农业信息闭塞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种植业的发展。看来,成立一个兼具农资产品筛选、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切实可行。

服务农民点燃创业梦

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刘金平、常志伟通过电话询问、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了大量农业发展,特别是种植业发展的资料。他们先从玉米种植着手,联系到一家种子总代理商,推广玉米新品种。

起步时正值全县护林防火关键期,为不误农时,刘金平、常志伟白天协助乡政府做好护林防火,晚上召集一些村干部和种植大户,推广玉米新品种,讲解玉米种植新技术。

不久,他俩发现一个创业平台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更需要合作机制。于是便筹划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并对农资产品进行集中采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这样,玉米种植才能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

3月20日,刘金平、常志伟成立乡宁县红太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邀请山西农业大学玉米专家来村,对玉米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为确保得到真实的玉米种植数据,他俩还在蒿圪垛村搞了20亩试验田。

蒿圪垛村是尉庄乡最寒冷的一个村,过去玉米产量上不去,农民积极性不高。刘金平、常志伟就选择成熟期较短、脱水较快、抗病寒能力较强的新品种,向老百姓推广。“刚开始那会儿,到农户推广时,他们不信,甚至还说我们在搞传销。虽说觉着委屈、伤心,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想方设法让老百姓信服。”谈到创业艰难,两个年轻人的眼睛一次次湿润了。

用心浇灌让梦想升温

刘金平、常志伟工作生活在农村,对土地有深深的眷恋,对父老乡亲怀有感恩的心。很多专业知识、术语,农民很难懂,他俩就一遍一遍地讲解、示范。就这样,几乎每天早晨6时多出发,晚上11时才结束,经常一日三餐变成一日一餐。

韩家塔村有户人家,丈夫是残疾人,妻子要独自耕种10多亩地。得知此情,刘金平、常志伟主动找到这家,免费送去两亩地的种子和化肥。蒿圪垛村经济条件不好,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留守老人只有靠种地为生,刘金平、常志伟为村里70岁以上有地的老人免费发放了种子。

创业有泪水、有欣喜,也有无奈。现任吉家原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常志伟告诉记者:“刚开始家人并不支持,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父母都认为农业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投进去的钱收不回来该怎么办。只有等梦想实现的那天,才能向家人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小村官的大梦想正步步成为现实。现在,刘金平、常志伟的信息服务已推广到全县4个乡镇,玉米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7000多亩。眼下,继龙瑞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申办成功后,两人正抓紧申办红四方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刘金平、常志伟合作创业得到乡宁县委组织部的关注,已将其创业项目申报为“临汾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项目”,并推荐他俩参加全市大学生村官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和全国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培训班。

刘金平、常志伟清楚地看到,他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记者 范林鹏 通讯员 师耀泽)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