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之我见
2013年11月01日10: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众所周知,枫桥经验,即:“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其精髓是以人为本,灵魂是创新和与时俱进,目标是为民,即富民、爱民、靠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学习“枫桥经验”时,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唯有活学活用才能体现出“枫桥经验”的精髓。
首先要学其精髓,即以人为本。作为一名基层服务者,一是要溶入群众,多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心把群众当家人,学会与群众打交道,虚心向群众请教。二是要做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如矛盾调解、困难帮扶、一些信报投递的村邮工作,虽事小,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唯有真心以待、真诚以对,才能赢得群众的共鸣。在与群众接触交流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群众。
其次要学其灵魂,即创新和与时俱进。村社管理归根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为老百姓办事。但现在做群众工作时总觉得“老方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枫桥经验”就是要我们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本事。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不能照搬照抄,规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处理问题时大的讲原则,小的讲灵活,处理一个是一个。二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就地解决问题。
最后要达其目标,即为民。为民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首先要实现上下部门多方联动,目前村一级职能相对集中,但到镇里区里的职能部门就相对比较分化,对于群众一些要求比较强烈的问题,村里会认为不符合政策规定不予上报,而上一级部门会有相反的想法,由于理解的不一,出现不同的答复。对于群众而言,当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答复,从而就会造成矛盾。若上下知道这件事,答复相对一致,群众认为没有偏差,也会心平所和地平息矛盾。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即要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创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要随时掌握社情民意,做好预测防范,努力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责编:杨媚、权娟)相关专题 |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