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练好“四功”反“四风”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委组织部、原大学生村官 刘发安
2013年10月08日16: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对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增强反“四风”意识,更多的是要靠个人在农村战线上自律自强,艰苦奋斗,不断锤炼高尚品格;时刻把自省自警、服务群众当成一种自觉、作为一项主业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实践中,可从练好“四功”上找切口,探思路,寻方法。

瞄准形式主义,练好“务实”之功。当前,在广大农村,形式主义或多或少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一线的真正落实。作为大学生村官,对形式主义流毒的危害要有一个较为充分的认识。一方面,形式主义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危害不可谓不大。现在,即便在村里、组里,甚至农户家里,有时候不论村干部们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没有逃脱群众普遍认为“干部是在作秀”的塔西佗陷阱。另一方面,形式主义滋长急功近利之风,部分农村干部工作做给领导看,惯于形象工程之行,常怀政绩冲动之心。基于此,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自觉远离形式主义的侵蚀,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去虚务实,去伪存真,尽可能确保所做工作形式和内容协调统一,有血有肉;另一方面,正确看待身边存在的“形式主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形式主义乱象,要善于分析研判,刨根问底,找出症结,找准对策,并将及时形成调研报告,以引起重视和关注。

瞄准官僚主义,练好“亲民”之功。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在基层农村集中表现为制定“三农”具体工作方案脱离实际,农民办点事情要看干部脸色;不愿深入底层和群众,不想了解最真实情况。大学生村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接触到这样的干部应该为数不少。为此,在切实领会官僚主义危害之深的基础上,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常怀亲民之心,自觉自愿在心里把群众当亲人,真心诚意摈弃“村官就是官”的错误想法;另一方面要常行为民之举。沉下身子,走近群众,自觉做到群众诉苦认真听,群众有难亲自解,群众有求积极应。确实当好群众声音的传话筒、群众利益的维护员和调解员。为农民群众办事,要坚持实事求是承诺,踏踏实实践诺。在参与村两委制定、执行决策时,自觉做到“一切为了群众”。此外,坚持选择以群众做沃土、做靠山,在服务群众中取悦群众、取信群众,拿亲民行动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瞄准享乐主义,练好“进取”之功。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惯于躺在“温床上”享乐享受的人,一个丢失了艰苦奋斗精神的人,绝不会是一个乐观向上、品格高尚的人。大学生村官不能做这样的人,而应该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一是理论上要“进取”。通过与时俱进坚持学、围绕农村问题重点学等方式,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纪国法及“三农”相关业务知识的把握。确保与群众交流时,能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明,把利弊讲透,让群众听得进、信得过。二是行动上要“进取”。自觉利用农村“战场”,主动深入一线,想方设法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范仲淹说过这样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与“后天下”之间,既是对享乐主义的批判,更是对努力探索、积极进取这样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的赞扬和肯定,尤其在农村这个相对蔽塞的环境之下,大学生村官更应该自觉践行“两个务必”,脚踏实地,扎实工作,自觉抵制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的等不良风气,扎扎实实在服务农民群众的行动中开拓进取,有所作为。

瞄准奢靡之风,练好“勤俭”之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家”、“国”如此,人何以堪。对于工作、生活在乡村一线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奢靡”二字,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放眼周遭,不论是村(居)干部、乡镇干部、还是县市干部,出入豪华场所、沉醉声色犬马、豪赌滥赌之人,不乏其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村官若是没有一定的自控力、自制力,极容易受此种不良习气的影响、甚至传染。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生活之中,要主动远离、抵制此类不良风气,自觉坚持“一日三省”,在农村相对艰苦的环境里,常念“勤俭”之益,常思“奢靡”之害,坚决以“勤俭”之行和奢靡之风作斗争,坚持以昂扬正气融入新农村建设大潮中,用扎实行动和真正实惠回报组织之托、回应群众期盼。

(责编:杨媚、权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