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立业 和谐发展兴村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大学生村官 龚强杰
2013年05月02日09: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尤为引人注目。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农村发展已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努力将自己投身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之中,通过以“绿色”宣传营造发展氛围、以“方向”引导优化发展方式,以“创新”探索增创实效的方法,努力迎合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这也是我们选择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生态文明立业、和谐发展兴村”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村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由于发展方式大多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不言而喻了,大学生村官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要做好“绿色”宣传,营造和谐发展氛围。针对村民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力的助推手之一,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员,本着“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理念,努力推广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以广播、入户走访、发送短信、打标语、发放宣传册等宣传方式为载体,以乡镇中心学校、种养殖大户、街道等重污染地区为主战场。重点关注,重点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影响面,努力营造农村“绿色”发展氛围。

要做好“方向”引导,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与农村老百姓平常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时,农村相对于城市最大的优势在于水净、山青、气爽、景美。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发展的优势,把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入农村生产生活之中,树立“生态文明即是财富”的观念。生活上,把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与农村沼气工程推广相结合,把秀美乡村建设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进一步引导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生产上,把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与科技含量高、简单易操作、收益好的项目相结合,把乡镇村中小企业尤其是养殖业、开采业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立体化循环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真正形成生态与文明相容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要做好“创新”探索,深化利用增创实效。生态理念要在农村扎根,就必须让村民看到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勇于尝试以符合当地实际合理利用原生态来增加农民收益的探索。要进一步深化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结合当地农村文化,通过创新农家乐、农村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丰富当地民宿文化,使农村生态资源系统化地形成农村特色产业。结合农村种养殖业实际,引进技术,大力推广发展立体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努力创造农村原生态的经济价值。最终形成生态保护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责编:杨媚、权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