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会”正能量在基层落地生根
2013年03月16日11: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今年两会新象:人民大会堂朴实无饰,报告内容字字千钧,代表、委员们的提案顺应国计民生,高层领导与网民心声互动,热难点问题人人得而论之。感慨“两会”新风之余,作为一名曾在基层农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由衷希望“两会”中的三股正能量能吹进农村,在基层落地生根,长成大树。
自觉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当前,一些基层农村,因为赶上好时代,经济发展了,村集体的腰包鼓了。这时,少数村“两委”班子,开始放开手脚花钱了,公款搞接待,花钱买荣誉,村集体的钱,不是用在刀刃上,而是用到“面子上”去了。节俭贵于自觉。从两会会场的布置到代表委员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会议工作餐的安排,无不呈现出节俭之风。对于农村“两委”,更应该实事求是,上行下效,敢于顶住压力,自觉养成“节约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的习惯。
永葆埋头实干的精气神。引好基层千条线,全靠村官这根针。在基层农村,没有奉献意识,没有吃苦精神,在农村个岗位上,便难有立足之地,鲜有作为者不乏其数。作为村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委员会,都肩负上级党组织和群众重托,在其位当谋其政。应踏踏实实摆好心态,找准位置,找对方法,以“两会”中彰显的实干作风为导向,把提升群众满意度、组织认可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信念,坚守岗位,实干强村,永葆埋头拉车的精气神。
引导群众广泛参政议政。大学生村官从群众中来,与群众始终保持“零距离”, 这是一个优势,也是一个挑战,优势在于近民可先知先觉民需民求,挑战在于工作开展不好易成为群众公愤、泄愤的对象。从“两会”会场外传出的群众“呼声”,尤其是广大网民主动参政议政、与高层“共商国是”的热情,可以说是为村“两委”充分发挥优势提供了“思路”,即引导老百姓乐于参与村里大小事务,把村务当家务事办好办实,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热情,避免群众“置身政外”。
(责编:杨媚、权娟)相关专题 |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