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八大 多措并举保“三化”

重庆市荣昌县仁义镇永灵村大学生“村官”、党总支副书记 陈荣川
2012年11月15日10: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正在经历着农村蓬发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对近年来“三农”发展的成果倍感振奋,更对十八大报告中为今后农村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万分关注,期盼能够在今后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壮大现代农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是今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国家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呈现出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发展程度的强烈区域差异,越是农业科技不发达的地区发展速度越慢,是引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而外出务工、“人地分离”耕地撂荒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视和投入,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建设,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优化,推广高效农业科技,鼓励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地方特色农业项目,推动“以企带农”,提高经济转化效益,不断壮大现代农业规模。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城乡一体化。自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由于国家投入建设跟不上、农民集体建设规模小,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尤其是大型的农业水利设施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这一现象在西部农村地区体现尤为明显。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将大型生产设施建设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模式相结合,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统筹群众、集体利益,加快“新农村”建设,创造农村宜居、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保障农民平等权利,确保成果共享化。在现有户籍制度和现实生存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农民群众并未实际拥有和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对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并未平等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保障农民平等权利,确保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应当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基础教育、精神文化等社会服务体系,使农民能够平等就业、平等就学、平等就医、平等养老,引导农民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社会生存竞争力,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多元化增收,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

(责编:权娟、杨媚)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