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懿
2014年10月14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
![]() |
|
![]() |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
9月22日清晨,夜雨过后的西双版纳关累港雾霭缭绕。3艘中国公安边防巡逻艇和一艘突击艇停靠在码头上,艇上悬挂的彩旗随风飘动,一列威武的边防警察全副武装立在船头。这是第二十六次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正在准备起航。7点30分,在简单的欢送仪式之后,“出发!”随着编队中方指挥长金尚文的一声令下,汽笛长鸣,突击艇和3艘巡逻艇依次离岸,在湍急的澜沧江水中一路南下驶向湄公河。
自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开展以来已经两年有余,湄公河航道也早已随之散去了“10·5”惨案留下的阴霾。如今的“黄金水道”上,货船往来如梭,两岸四国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安宁、富裕。
日前,记者登上巡逻艇,近距离采访四国的“湄公河卫士”,与他们共同见证了此次巡逻的4天3夜。
“作为一名执法队员,我感到很自豪”
带着对神秘的巡逻执法过程的好奇与忐忑,记者登上了53901艇。一上艇,执法队员便帮记者套上了一件重达5公斤的橙色防弹救生衣,忐忑的心情顿时“沉着”下来了不少。
01艇在航行中位于突击艇之后,02、03艇之前,中方总指挥长和老缅泰三国指挥长都在这艘艇上。按照本次巡航计划,中老执法船艇分别从中国关累港和老挝孟莫码头同时起航,开展分段巡航,在途中会合后,组成联巡编队联合巡航。
01艇的艇长严凡告诉记者,别看这3艘巡逻艇列属于边防甲级巡逻艇序列,却是水上支队组建时从地方购买的3条民船改装而成的。因为当时湄公河沿岸的非法武装活动比较频繁,船体主要加装了防弹钢板和机枪,通过仅仅30天的奋战,便完成了改装。突击艇则是为联合巡逻执法而专门研发,在上一次巡逻执法中才开始试航。
湄公河航道水面情况十分复杂,礁石、浅滩比比皆是,树木、藤蔓等漂浮物层出不穷,再加上此次巡逻正值景洪电站不定时开闸泄洪,水位变化较大,船艇航行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然而“山人自有妙计”,担任巡逻艇操舵手的正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成立时特招进来的一批“江湖高手”。在入警之前,他们就常年在湄公河流域跑船,深谙航道情况,甚至连每一块礁石的位置都记得一清二楚。来到01艇驾驶舱,舵手李元刚正聚精会神地目视前方,观察水面情况,不时微调着舵盘的方向。他的手边放着几罐饮料,艇长告诉记者,巡航任务有时一开就是一整天,他们必须靠刺激性的饮料来提神。
在船艇的前甲板上,枪帆长黄萌正手握冲锋枪在战斗位置上站岗执勤。他告诉记者,枪帆部门的职责是负责本艇的警戒,保卫艇上人员的安全,及时观察周围状况,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战斗位置的站岗执勤两小时一换班,当船艇行驶到“金三角”水域等危险地带时,全船进入战斗戒备状态,每一个战斗位置上都有一位荷枪实弹的执法队员。午后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下,头戴防弹盔、身穿厚重防弹救生衣的站岗队员很快就汗水淋漓,换岗后脱下防弹救生衣,里面的警服已经浸满了白色的汗渍。
休息时,黄萌向记者讲起了参加巡逻以来的经历,他已经是第19次参加巡逻任务了。水上支队组建时,队员大部分是从全国8个沿海边防总队选拔抽调而来的。黄萌来自上海总队,当时从接到通知到赶到云南只有3天的时间。“有的队员调来时正赶上老婆生孩子、还有的父母生病,都没有办法在他们身边照顾。”说到这里,黄萌的眼眶有些湿润,但随即眼神中又恢复了坚定:“虽然巡逻执法条件艰苦、任务重,但作为一名执法队员,能为湄公河航运的繁荣昌盛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很自豪!”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