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缅怀馆。本报记者 张启富 摄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缅怀馆一厅。
缅怀馆里小朋友送给小平的书画作品。
缅怀馆北戴河海滨一角。
缅怀馆邓小平在北京的会客厅。
缅怀馆手迹厅。
缅怀馆雕塑。
陈列馆第二章戎马生涯。
陈列馆新换展示照片墙。
陈列馆"著作墙"。
8月22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这天,为了纪念伟人的丰功伟绩,全国各地人民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伟人表达怀念之情。
历经一年半建设、备受世人瞩目的邓小平缅怀馆和闭馆半年进行改陈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已对外开放,以此缅怀伟人,向伟人诞辰献礼。
改陈后的陈列馆增加了那些新元素?新建的缅怀馆里又有那些珍贵文物?记者专程赴“两馆”采访。
迎接伟人诞辰
新建的缅怀馆和改陈后的陈列馆开馆
2004年8月13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对外开放。陈列馆由一个序厅、三个陈列展厅、一个珍藏厅、一个电影放映厅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展览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主题,展出文物170件、图片408幅、文献资料200余件,同时结合声、光、电等手段,再现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
2005年,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荣获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特别奖。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随着10年长期超负荷运行,原来的陈列馆部分设备老化陈旧,一些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游客参观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2014年是小平诞辰110周年,全国各地前来缅怀伟人的游客将会更多,陈列馆面临着巨大考验。”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钱奇介绍说,要满足游客需要,必须对陈列馆进行升级改陈。
升级改陈势必要更换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将何去何从?钱奇介绍说,早在2013年,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在小平家人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提早谋划修建一座邓小平缅怀馆。“缅怀馆一来可以展出陈列馆改陈后的大量珍贵文物,还可以展出近10年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人士对故里捐赠的大量文物。”
10年来,全国各地前来小平故里捐赠的人数很多,加上在市委市政府“感恩小平”活动的感召下,前来小平故里进行捐赠的人士更多,这些捐赠物品,大多数都是极具展览价值和意义的文物。
此外,随着相关部门和学者对小平同志研究的深入,对于进一步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小平同志的一生,有了更多认识和成果。同时,小平家人对小平故里也分外关注,仅在2010年至2012年间,就把5317件珍贵文物送到广安,其中大多数是小平同志曾使用过的原件,弥足珍贵。
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放在新建的缅怀馆里进行展出,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小平同志和寄托对小平的思念感情,同时也让这些文物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于是,从2013年起,“两馆”建设和改陈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改陈工作,并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前,开始与人们见面。
缅怀馆:展示伟人生平 还原真实小平
缅怀馆以“回家”为设计理念,以亲切自然、温馨情感作为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相关文物、遗物、图片、资料为主陈列,恢复邓小平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场景,全景式呈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幅画面,是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生平馆的延续和补充,让人们走进小平同志,更加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世界。
“缅怀馆内设有邓小平的思想、生活为专题的展览,是陈列馆编年体式展览的延续和补充。”钱奇介绍说,整个缅怀馆分为一个序厅、三个展厅(包含北京故居场景复原厅)、一个缅怀影视厅,主要反映伟人的品格风范和情趣爱好,绝大多数实物都是首次展出。
走进序厅,序厅中央一组群雕,名为“老乡同庚”。这组群雕取材于1980年,76岁的邓小平在攀登峨眉山的途中遇到当地一位老大娘。小平关切地询问老大娘的生活情况,在聊天中小平得知竟与他同岁,所以群雕取名“老乡同庚”。“群雕也确定了小平同志一代伟人、平民情怀的主题思想,让人们了解伟人更加真实的一面。”讲解员张译文介绍说。
品格风范展厅展 出世界各国友人赠送小平的礼物
告别序厅,进入第一展厅,展厅的主题是“品格风范”。展厅分四部分来反映小平的品格和风范、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智慧非凡的世纪伟人、朴实坦荡的政治家和心系人民的领导者。
在第一展厅中,珍贵文物很多,尤其是各国友人赠送给小平同志的礼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些礼物中,有日本天皇送给小平的花瓶、美国中央情报局赠送给小品的风景画、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赠送的汴绣肖像和小平同志曾用过的文房四宝等。这些礼物,共同验证了小平同志高尚的品格风范。
在展柜里,还陈列着小平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文物,陈列着吴作人书写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横幅,陈列着汕头市赠送给小平“我们的总设计师”铜盘。这些展品,共同印证了小平同志对国家发展做出的巨大成就。
此外,这个展厅中,还专门展出了小平同志恢复高考决策的相关内容,里面包含第一年恢复高考的准考证,小平同志批示集、当年学生寄给小平同志的贺卡等,从小平同志重视教育、重视科技的层面,来反映小平的品格。情趣生活展厅展出小平广泛的爱好和浓郁亲情告别一展厅,记者沿梯而上来到二展厅——情趣生活展厅。沿途的油画长廊中,是艺术家们根据小平的人生轨迹创作的,包括《走出广安》、《上海石库门》、《百色起义》、《大别山》、《决战淮海》等,各种风格各异的油画让人目不暇接,同时又让人赏心悦目,泛起对艺术的崇敬之情。
第二展厅分平民情怀、兴趣爱好、浓郁亲情三部分。在这个展厅中,展出了小平同志广泛的爱好,包括小平喜欢打桥牌,喜欢游泳,爱好艺术,喜欢小孩,喜欢看书等爱好。在这个展厅里,有小平参加桥牌赛获得冠军的奖杯,有郫县唐昌鞋厂为小平制作的布鞋,有来自全国的知名艺术家赠送给小平的画作,有小平用过的新华书店的购书证,还复原了小平曾在此游泳的北戴河海滨一角。
在这个展厅中,同时还展出了小平家的全家福,展示了他们这幸福的一家人和温馨的家庭生活。
“这些展出的照片,都是小平家人捐赠给缅怀馆的十分珍贵的私家收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展品。”讲解员张译文介绍说。
北京故居场景复原厅 复原小平北京生活
参观完第二展厅,记者来到第三展厅——北京故居场景复原厅。
“这些展品是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5号的原物,是小平家人捐赠给缅怀馆用于展出的。”讲解员张译文介绍说。
在这个展厅中,缅怀馆复制了小平同志北京故居的餐厅、门窗、会客室和办公室,小到一副碗筷,大到一张餐桌、冰箱,都是小平同志家人捐献出来的他老人家用过的实物。这些场景和实物展品,配合馆内大量小平同志与家人的日常照片,将伟人朴实的日常生活和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亲切、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缅怀厅 56座烛台象征56个民族
“小平同志已经离开我们17年了,但是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张译文说,缅怀馆里的缅怀厅,为人们怀念伟人提供了场所,前来缅怀小平同志的人,坐在摇曳的烛台上,向小平同志表达思念和感恩之情。
在缅怀厅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运用高科技技术,模拟了海阔天高的环境,在满天繁星的天空之下,56座大小不一的烛台象征着56个民族,共同对一代伟人小平同志表达缅怀之情。
手迹厅里 大量小平同志手迹首次“解密”
参观完整个缅怀馆展厅,让记者感受颇深的是馆内大量采用自由开放的模块式展陈形式,每个展板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展板一面是图片,另一面则是文物文献。抓教育、抓军队、抓科技,打桥牌、游泳、退休生活,每个展板都各自诠释着小平同志对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智慧和贡献,展示着他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缅怀馆里有一个仅10余平方米的“袖珍”展厅,这里面全部展示的是小平同志的手迹,是党和国家珍贵的史料。据介绍,这些手迹大多来自中央档案馆,都是高仿真复印件,基本上是第一次“解密”呈现在公众面前。
“我们一共搜集了180余份珍贵手迹,现在展示出来的有69份,会不定期轮换展出。”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手迹厅看到,这些手迹里包含着小平同志的大量批示、书信和起草文件稿。如小平同志1975年10月写给毛主席的书信、1953年关于修筑康藏公路路线问题的复电、1981年4月在《关于进一步开发和建设攀枝花的几个问题》上的批示等。
陈列馆里的新“面孔”
序厅新增高3.9米邓小平青铜圆雕塑像
进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3.9米的邓小平青铜圆雕塑像,它以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形象为基础设计。雕像的背景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汉白玉浮雕壁画,由我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吴为山创作设计,高16米、宽10米,以大海、群山、天空、松树等组成,寓意小平同志博大的胸襟和超人的气魄。
在这里驻足凝望,小平同志——这位慈祥的老人正面带微笑,迈着坚毅的步伐从群山之巅向我们缓缓走来。
“这个圆雕展示出”山高、海阔、人为峰“的意境。”讲解员张译文说,序厅确定了整个展览的主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大量采用多媒体手段
从广安到重庆、从重庆到上海、从上海到香港,跨越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北上巴黎……走进重新改陈后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一面设计别致的3D电子墙引人注目。
“这是对小平同志早期革命活动路线图的一次重新设计。”陈列馆馆长彭备军告诉记者,整面墙以灰色调的等高线地图为底,配合彩色投影呈现小平同志早年的革命活动路线。用彩色吸引观众眼球,再用颜色的变换,让观众对小平同志的革命活动线路一目了然。
“陈列馆的改造主要还是在硬件提档升级方面。”彭备军介绍说,馆内除了对弱电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能源系统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外,多媒体的大量应用,是这次改陈中最重要的亮点。
此次改陈后,馆内共有触摸屏13块、液晶电视屏6块、投影5处,并存入了大量的各种相关影像、影片等资料,比如年代大背景的叙述、人物生平的介绍等,可供游客们随意点击了解。
复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改陈后的陈列馆里,新增了一处复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场景,主席台桌椅被原样摆放在馆内,其后方则是一面液晶大屏,滚动播放着会议召开时小平同志及其他领导人进入会场、就座和会议进行的画面,同时音响里传出小平同志在会上讲话的原音,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场深远影响全国、全党命运的重要会议。
增加小平同志南巡内容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此次改陈,增加了19幅小平同志南巡内容和南方讲话方面的珍贵图片。”彭备军介绍说,在这个区域中,增加小平南巡相关内容,目的是为了强调改革开放对整个中国的巨大影响,展示伟人的丰功伟绩。
互动站变为“著作墙”
在陈列馆参观快结束时,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要数那个长达10米的“著作墙”了。
“这个‘著作墙’里面以书柜的形式,收录了4000余册邓小平理论书籍,包括各种版本的邓小平文选。”彭备军介绍说,这些书籍都是全国各地捐赠给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收藏的,弥足珍贵。“著作墙”右边是小平理论,左边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将这些书籍放在此处展出,也是为了表现伟人不平凡的一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刘秦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