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北京党史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北京妇女 (4)

范登生
2009年07月13日14: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有了组织和参与大规模游行示威的经验,北京市广大妇女胆子更壮了,热情也更高了,以各种方式参与抗美援朝运动已经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比如,1951年3月8日,首都各界妇女20多万人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游园大会,借欢度“三八”妇女节之机,控诉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罪行。4月24日,北京市妇联、北京电台联合举办北京市妇女反对美国武装日本广播控诉大会,电台设中心会场,同时各街道、胡同、宅院、商店及各公共场所设立分会场,听众达40多万人。10月12日,北京市5000多名妇女集会,听取志愿军归国代表、战斗英雄的报告。这些活动都集中展示了北京妇女界团结一心的爱国热情和有序参与革命活动的历史足迹。

  通过广泛深入地教育宣传,广大妇女被发动起来了,同时也促进了基层妇女组织的建立。截至1951年3月底,全市156个派出所就有101个建立了妇女代表会议,选出了4500多名代表,联系群众达50多万人。正是有了健全的组织和统一的领导,北京妇女界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潮才会得以延续、经久不衰。凡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脑海里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每支抗美援朝的宣传队伍里,在每次爱国游行示威的行列里,在每次支前捐献的人流中,都有北京妇女活跃的身影,她们已经构成了北京抗美援朝运动的一支有生力量。

  北京妇女有着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因此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参与更加积极

  热爱祖国,向往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北京广大妇女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在北京这块厚重的历史舞台上曾涌现出诸如被鲁迅称为“真的猛士”的刘和珍、被毛泽东誉为“女中英杰”的薛迅等一批反帝反封、追求和平的巾帼英雄。她们是北京妇女的骄傲,也是北京妇女的榜样。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北京妇女不仅继承了这种传统和品格,而且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把这种精神展示得更加彻底、更加灿烂。

  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朝鲜战场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节节胜利,北京市妇女界抗美援朝运动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她们在继续抓好宣传教育、举行游行示威的同时,遵照上级指示精神,逐步实现了参与方式的重大转变:即形式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参与更加直接、行动更加具体。

  报名“参军参干”成为年轻女性的最大向往。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决定》,北京市委迅速进行部署,并于12月9日成立了市招生委员会。任务下达后,北京广大年轻女性奔走相告,争相报名。如,被服一厂第一批报名参军的赵淑龄等12名女工在志愿书中写道:“我们坚决志愿参军,把人民的公敌——美帝国主义消灭在鸭绿江的那一边。”燕京大学73位女生联合写了一封给妈妈的公开信。信中说:“妈妈,美帝疯狂了,我们女同学都愿意献出我们的一切来支援我们的友邦朝鲜。我们愿做任何支援前线的工作。”

  女一中召开“抗美卫国大会”,全体师生上书毛主席,拥护出兵朝鲜,有140多人要求参军。从此,每天清晨同学们自动来到操场,学习抬担架、扔手榴弹。③同时,还有成千上万的妇女表示,要送自己的丈夫和子女参加志愿军和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小沙果胡同73岁的张大娘,在“抗美援朝日”集会上听了美国侵略军在朝鲜的残暴罪行后,气愤地说:“我要是年轻,早拿起枪杆和美国鬼子拼了!”她把孙儿、孙女都送去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并写信鼓励他们说:“要努力学习,准备为国家为人民出力!”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广大妇女对我人民志愿军的深情爱慕,以及对参加抗美援朝的内心渴望。
【1】 【2】 【3】 【4】 【5】 【6】 

   
 
(责编: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新闻分页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