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党史纵览
陈毅与亚洲国家领导人交往轶事 (4)
胡居成
2007年04月13日08:20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阿富汗国王、首相、大臣和陈毅彻夜长谈

  阿富汗是中国西陲的邻国,两国共同的边界虽然只有很短的一段,但是“丝绸之路”的“口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60年8月,阿富汗独立42周年,陈毅应邀前去参加庆祝典礼。

  陈毅读过《汉书》,他知道班固在书上所提的“高附城”就是今天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中阿两国的友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在阿富汗可以经常听到人们引述古代伊斯兰教先知的一句话:“即使智慧远在中国,人们也要去寻找。”现在,是陈毅不远万里,来到阿富汗“寻找”了。他寻找的不单是智慧,更重要的是友谊。

  到达喀布尔,陈毅才知道中国是阿富汗邀请参加庆典的唯一的外国代表团,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土耳其这些素称阿富汗兄弟之邦的国家都没有被邀请,可见主人对阿中友谊的重视。当天晚上,陈毅就拜访了阿富汗国王、首相、副首相和大臣们。会谈从一开始就十分热烈,完全不拘礼节。在谈到中国的建设成就时,国王、首相和大臣们都表示很钦佩,但陈毅却很坦率地告诉他们说:“我们建设不是百分之百顺利的。速度是很快,但经验不够,缺点很多。世界上没有不学而知的聪明人,不经过挫折就不能取得经验。比方说我们工作不是8小时,而是10小时,很多人没有星期天,过得很紧张。还有天灾,粮食缺乏,副食品供应缺乏,有伤亡事故,也有反对我们而制造暴乱的。”这一切,陈毅毫不讳言。

  中国的建设经验是主人们最感兴趣的。在国王举行的晚宴上,一位大臣问陈毅:“你们中国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办法很好,但是又听说有人批评,说中小企业不合算,成本高、质量低,到底怎么样,请元帅阁下讲一讲。”陈毅不是工业部长,但他乐意尽其所知,向朋友提供意见。他说:“根据我们的经验,还是大中小型都要搞,三者结合比较好,大型企业花钱多,一个要几千万,上亿,三年五年甚至更多年数才能搞成,搞到头发白了,工业化还没完成。”大臣一边笑一边点头。陈毅又恳切地说:“我们不能等,没有那么多的钱,我们又没有殖民地,不去剥削别人……所以搞中小型企业,就地取材,很快就可以搞起来,很快有收益。”

  这天晚上的谈话,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凌晨,国王、首相和大臣们仍然听得津津有味,一点儿不觉得疲倦,还请陈毅“再谈!再谈!”他们说:“我们愿意同中国朋友谈话。我们到巴黎、纽约去谈,谈的是老一套,都是教科书上的东西。跟中国朋友一谈,就学到了新鲜的思想、新鲜的经验。”

  第二天看体育表演中发生的事更使陈毅难以忘怀。陈毅的座位被安排在装有华丽顶篷的看台中央,和国王紧挨着。主人兴高采烈地向陈毅热情介绍阿富汗的传统风俗和民间历史。当表演进行到一半时,陈毅发现很多老百姓在台下吵吵嚷嚷地要挤到台前来看国王,警卫的军队不让,双方就争吵起来。国王看见了,就下令给军队,让他们上来看。国王的这一做法让陈毅很有感触!他对国王说:“你们上下团结得很好,军队和民众的关系也很好,不像别处的军队动不动就打老百姓。”主人听了陈毅这话很高兴,也很感动。一感动,就什么话都谈了。国王说:“讲一句老实话,我们处在东西两大阵营之间,要生存就只能站在中间。”陈毅略带幽默地说:“你们的政策是正确的。偏东,西不满;偏西,东不满。你们站在中间,双方比较满意,是两全其美。(主人笑起来)不过讲起来也很令人感慨,有些国家表面上站在中间,实际上却不是。”国王说:“那些国家是为外国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是作为外国工具而存在的,阿富汗决不这样干。”

  由于陈毅照顾了阿富汗的和平中立立场,中阿联合公报非常顺利地签订了。公报里就没有直接提反美的话,也没有明确写出支持刚果、古巴、阿尔及利亚人民斗争的字句。而写的是:“正在争取独立斗争中的国家,最终是必然胜利的,我们双方要给予支持。”等等。这样的措辞双方都能接受。陈毅后来说:“公报的调子不高,是中等的调子,但有一点刺,刺到身上又不大痛。”陈毅紧紧抓住中阿友好的主线,将原则立场运用得灵活自如,斗争分寸掌握得精到恰当,确是不容易的事。在这样的基础上,两国又进一步签订了中国和阿富汗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中阿友谊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陈毅对中阿友好所做的又一个重大贡献――使两国的友好关系从此就用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了。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 【2】 【3】 【4】 

  
来源:zzzzzz (责编:蒋荣华)

 相关新闻
· 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历史的初步考察 [2007-04-11 16:22:07.941288]
· 毛泽东说名道姓中的智慧与幽默 [2007-04-12 08:48:06.824748]
· 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转变 [2007-04-11 13:37:18.188438]
· 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的目标,必须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 [2007-04-11 13:00:00.499845]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2007-04-11 13:00:43.240153]
· 构建和谐社会的比较借鉴 [2007-04-11 13:04:37.089249]
· “九原可作在民苑” [2007-04-11 14:45:12.096558]
· 薄一波对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指导与贡献 [2007-04-11 15:01:20.429634]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