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专题报道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
纪念活动
长征:永不磨灭的历史丰碑 (3)
2006年10月17日09:22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遵义会议遗址
长征中的作战,是在敌强我弱形势下进行的殊死搏斗。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后,国民党先后投入几十万大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遵义会议遗址兵力和装备都居于劣势,而且处于无后方依托的流动作战中。1934年11月的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红军将士与四倍于己的敌军搏杀在湘江两岸。当越过湘江突破重围时,8万多人的中央红军损兵5万。红军34师师长陈树湘腹部受重伤,国民党军队用担架抬着他押往长沙。醒来的陈树湘誓死不做俘虏,硬是扯断了自己的肠子,把最后一滴血洒向了湘江岸边的红杜鹃。在凶恶的敌人和险恶的环境面前,红军将士表现了为党、为人民勇于牺牲、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慨。江西兴国一个县,长征中牺牲的烈士就达1万2千多人,这意味着长征每走一公里,就有一个兴国籍战士倒下。一部长征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命写就的壮歌;一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就是一条浸透热血的红飘带。
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战争谋略。仅有忠贞不渝、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顽强拼搏、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并不能使革命取得胜利。只有在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战争谋略引导下,革命信念才结出了胜利之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能够胜利会师,找到开辟新局面的落脚点,首先要归功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归功于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战争谋略。
长征中,红军处在敌人重兵围追堵截之中,要保存实力,避免决战,必须审时度势,实行高度机动灵活的作战方针。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从实际出发,敌变我变,实行大范围的机动作战,声东击西,忽南忽北,避实就虚,即打即离,纵横穿插于敌重兵集团之间,在云、贵、川广大地区调动敌人,谱写出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军事史上的华美乐章,上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终于使红军摆脱了敌军的重围,冲出了险境。
依靠群众、顾全大局的精诚团结。红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不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广交朋友。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结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
红军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能够顾全大局、精诚团结、互助友爱、共同对敌,因而它具有其他军队所没有的巨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英雄集体。残酷的斗争环境使红军将士深深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在长征途中,红军上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胜利地实现了中国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
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如今,我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重道远,需要亿万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长征。长征精神已融入我们的国魂、党魂、军魂,在新长征中,它必将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张治平/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
【1】
【2】
【3】
来源:
zzzzzz
(责编:苏俊霞)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