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在黔山贵水间寻找长征的记忆 (3)
2006年09月30日12:27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与遵义会议相关的几次重要会议

  (1)通道会议

  湘江之战后,国民党当局判断红军将沿汀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便在沿途布下重兵,企图围歼中央红军。博古、李德仍然坚持按原计划前进。这使中央红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计划,立即转兵向西,到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开辟根据地。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等多数同志赞成和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但是李德等人拒为接受正确意见,会后,博古、李德仍坚持到湘西去。

  (2)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与会多数同志赞同毛泽东向贵州西北进军的主张,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即黎平会议决议。

  决议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黎平会议讲座了红军整编方案,决定撤销红八军团建制,将八军团并入红五军团;军委第一、二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

  (3)猴场会议

  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连克锦屏、黄平、余庆等7座县城,12月底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今瓮安草塘)。1934年12月31日晚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举行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即猴场会议决议,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新的根据地的战略任务。转兵贵州,使中央红军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取得了主动权。

  (4)遵义会议

  猴场会议后,中央红军秘乌江挺进。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第一大江,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水流湍急,江中有许多暗礁,自古就有天险之称。1935年1月2日、3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团先后在乌江回龙场渡口和江界河渡口强渡成功。1月5日,红三军团第十团在茶山关渡口渡过乌江。至1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把国民党“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举行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总结的主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接着,张闻天作反报告,毛泽东、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他们尖锐地批评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经过激烈争辩,多数人同意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的报告和意见,认为博古的总结报告是不正确的。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议还决定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文/摄/本报记者 李新敏)
【1】 【2】 【3】 

  
来源:zzzzzz (责编:石希)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