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习近平在宁德》以讲述者口述记录的形式,再现了习近平同志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阶段。19篇采访实录,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三进下党、“四下基层”、搞“经济大合唱”、颁布“公务接待12条”、整治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等攻坚克难的故事。

“我与习书记交接在基层”(上)——习近平在宁德(一)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是1988年6月到宁德工作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领导,而是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的务实领导。他来报到后几天,在地委、行署班子及老同志见面会上作了一个讲话。他说: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到闽东老区来工作,为老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详细]

“我与习书记交接在基层”(下)——习近平在宁德(一)

来源:学习时报

  去下党乡是在他对宁德9县进行调研之后的事情。当时宁德有四个特困乡,分别是下党、范坑、北壁、洪口。这4个乡习书记总共跑了3个,都一一帮助他们解决过问题。…[详细]

“习书记在宁德提出的观点和思路放到现在都是非常恰当和深刻的”——习近平在宁德(二)

来源:学习时报

  1988年3月,我在福州参加省里的两会,省委书记陈光毅同志找我谈话,说省委想让习近平同志到宁德接我的班,来征求我的意见。我早已过了任职年龄,有年轻人来接替我,我当然很高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当常务副市长,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我知道他是习仲勋同志的儿子,各方面反映很不错,我就和陈书记说:“习近平同志到宁德最合适了。因为宁德是革命老区,他是老革命的后代,所以他对老区肯定有很深的感情。…[详细]

“习书记主政宁德时就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在宁德(三)

来源:学习时报

  从习书记1988年6月来宁德到他2002年10月离开福建,15年间我以不同身份在他领导下开展工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8年6月到1989年12月,我当时是宁德地区福安县委书记。第二阶段是1989年12月到1990年5月他离开宁德去福州前,我是地委秘书长、地委委员。…[详细]

“习书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宁德人民早日摆脱贫困”——习近平在宁德(四)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是1988年6月到宁德任地委书记的。当时,宁德除了宁德、霞浦、古田3个县以外,其他6个县都是全国连片贫困区,整个地区财政收入不到5000万元,地区所在地宁德县的财政收入还不到400万元。我那时候是宁德县委书记。1989年,也就是习书记来宁德的第二年,宁德县由县改为县级市,1999年更名为蕉城区,但我们还是习惯称宁德县即当时的宁德市为宁德小市。…[详细]

“习书记把‘公仆日’办成了‘连心日’”——习近平在宁德(五)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我与他有比较长时间的工作交集。他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我在他身边工作,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地委副秘书长。他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后,我也调到省里工作,先后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和省信访局长、省政府副秘书长。…[详细]

“习书记提出的‘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凝成了闽东精神”——习近平在宁德(六)

来源:学习时报

  听说习书记来宁德,闽东人确实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因为大家听说习书记的父亲是中央领导,只要从上面要些大项目,就可以把闽东的经济发展起来。闽东那时候真穷啊,交通又闭塞,干部群众有快速致富的美好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本身缺乏志气,老觉得闽东在省里什么都是落后的,经济上体量小,发展又比较慢,滋生出比较强的等、靠、要心理。…[详细]

“习书记在宁德是以‘三个先、三个再’原则开局的”——习近平在宁德(七)

来源:学习时报

  从1988年算起的话,我和习书记共事的那些日子距今快30年了,但感觉并没有那么遥远,很多事至今印象深刻。我们最初的缘分是“四人四同”。根据福建省委对于调整和加强宁德班子建设的考虑,省里选派4位同志分别从几个方向一起汇集到宁德,一两个月之内先后到位。我记得很清楚,习书记是1988年6月初从厦门到宁德的。7月,省里调李敏忠同志,从省委办公厅到福鼎县任职,后到地委工作。…[详细]

“习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习近平在宁德(八)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1988年6月来到宁德,29年过去了,可以说弹指一挥间。对于我而言,他是好领导、好班长、好朋友。他在宁德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给我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抓住摆脱贫困这个主要矛盾来施政,对宁德的发展思路是很清晰的。…[详细]

“习书记倡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习近平在宁德(九)

来源:学习时报

  1988年到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我当时是地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他共事、相处了两年时间。对于这段经历,我既感到荣幸,也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当时宁德确实非常贫困,而且具有特殊性,可以总结为“老、少、边、岛、穷”,既是革命老区根据地,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岛屿很多,海岸线占全省的1/3。岛屿多、岸线长决定了宁德的“前线”地位,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什么建设项目。…[详细]

“习书记对发展军队事业有感情有思路有办法”——习近平在宁德(十)

来源:学习时报

  宁德地处福建东北部,依山面海,有1046公里海岸线,300多个岛屿。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台湾海峡局势持续紧张,福建自然成为“前线”,宁德的三都澳港口成为我国重要军港。我老家是山东的,因为当兵守海防支援边岛来到宁德,一开始在宁德的一个守备师当政委,守备师撤编之后我就到了宁德军分区,比习书记早到宁德一年半。…[详细]

“习书记把治理整顿看作发展的新机遇”——习近平在宁德(十一)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到宁德赴任地委书记那一天,是地委副书记林爱国带着我来福州接的他。上午从宁德出发,下午在福州西湖宾馆接到了习书记。见到习书记,我们很高兴,习书记亲切地和我们握手,简单交谈后就一起上车前往宁德,傍晚到达闽东宾馆,地委有关领导在宾馆迎接。初次见到习书记,我们都觉得他和蔼而又稳重。…[详细]

“跟着习书记干工作有动力有干劲”——习近平在宁德(十二)

来源:学习时报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对福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我敬佩的有两位。一位是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他拉开了福建改革开放的序幕,对福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位是习书记,他以亲善、和谐、真诚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当时刚刚30多岁,却沉稳成熟,扛起闽东摆脱贫困的重任,脚踏实地搞调研,深入基层接触群众,表现出赤诚的为民情怀。…[详细]

“习书记救活了具有百年历史的马尾船厂”——习近平在宁德(十三)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是1988年6月到宁德工作的。当时宁德的经济状况很差,不通高速公路,更没有铁路,从宁德到福州乘汽车要走4个小时。整个地区贫困面很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又很保守,农业发展都很困难,更别提上什么工业项目了。…[详细]

“习书记以平凡心真诚对待我们”——习近平在宁德(十四)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1988年6月到宁德上任,一来就直接下乡搞调研去了。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一个多月之后,他到市直机关各单位走访,和大家认识一下。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编一个叫作《太姥情》的音乐片,想把工作几年来积累的一些素材编辑成一部音乐片,借此宣传一下闽东的好山好水。…[详细]

“习书记身上始终体现着一种务实精神”——习近平在宁德(十五)

来源:学习时报

  《闽东日报》创刊于1952年4月,前身叫《新农村报》,1958年7月改版为《闽东日报》,曾被评为全国三家先进地方报纸之一,《人民日报》1960年6月12日曾刊发《闽东日报》代表介绍经验的文章。1961年,因经济困难,《闽东日报》又改为《闽东报》,隔日出刊,后改为周三报。1969年在“文革”时期停刊,一停就是20年。…[详细]

“习书记说下党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习近平在宁德(十六)

来源:学习时报

  上世纪80年代,闽东是福建全省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寿宁县地处宁德东北部,藏于大山深处。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在寿宁当过4年知县,他说寿宁是“县在翠微处,浮家是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可见当年寿宁山路崎岖,跋涉艰难,被人视为“畏途”。…[详细]

“宁德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练兵场”——习近平在宁德(十七)

来源:学习时报

  近30年来,我主要在宁德的新闻宣传和党务战线工作,尽管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接触并不太多,但他在宁德、在福建工作期间,很关心宁德的建设和发展,我有幸多次随同他下乡调研视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详细]

“习书记在宁德就提出以辩证思维看待财政经济问题”——习近平在宁德(十八)

来源:学习时报

  习书记到宁德时正值夏天,天气热得很。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却像一袭清风,让人耳目一新。他给我的最初印象可以总结成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开场不把锣鼓敲”。在一般人印象中,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习书记却不然。…[详细]

“习书记指导古田县搞好产业发展”——习近平在宁德(十九)

来源:学习时报

  第一次见到习书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古田县非常关心,高度重视库区工作。我先讲讲当时古田县的基本情况吧。古田县是福建一个非常特殊的县,“库区”是古田县最大的县情,库区建设和移民工作是古田县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