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嘉宾访谈>>访谈实录
我父母不仅仅是夫妻,还是同事和战友
中央文献研究室二编部副主任黄峥、刘少奇之子刘丁做客先锋论坛
2006年11月28日08:4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刘少奇之子刘丁

我父母不仅仅是夫妻,还是同事和战友

  [主持人]:您对湖南的印象如何?

  [刘丁]:我出生在延安,湖南是我的祖籍。1994年底时,我们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我也征求我母亲的意见,她同意我调回湖南长沙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所以我现在是在湖南来接受你们的采访。 

  [主持人]:少奇同志是湖南人,您对湖南的印象如何?湖南出了党的两位伟人,如何看待他们后人之间为人称道的关系?

  [刘丁]:我想这两位伟人的后人,我们小时关系都非常好,我指的是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时,大家基本都在上学的阶段,除了比较大的孩子已经工作了,大部分孩子都在上学。所以各自学习,到了暑假、寒假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关系非常融洽。 

  [主持人]:现在关系如何? 

  [刘丁]:现在依然是这样,无论有什么坎坷和波折,父辈是父辈的事,跟子女没有什么关系。 

  [网友可达交卷]:王光美女士在刘少奇同志108周年诞辰前不久走完了最后的人生,两人虽历经艰险,但至死不渝,是什么支撑着两人携手走过无数风雨的? 

  [刘丁]:我想是信仰和信念。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都有非常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支持他们走完自己的一生。现代人因为现在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从文化角度来讲是多元化的发展,从政治上讲也是多元化的世界,所以,好象人们的选择可以有多种选择,往往有时自己的信仰、理念可能会有不同的变化,甚至有不同的改变。但是在我父母那里,他们一心一意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解放劳苦大众,解放全人类。那是他们最大的任务,也是他们对活着的理解。 

  [网友谁说挣不开眼睛]:刘丁,您好,请问您对父亲刘少奇和母亲王光美的爱情是怎样理解的? 

  [刘丁]:前提是有共同的信仰,我想父母的之间关系不仅仅是夫妻,应该说还是同事和战友,我母亲认为我父亲是她的老师。 


“看到刘少奇的照片,就仿佛他还在身边一样”

  [网友屋大惟]:黄峥教授,您研究刘少奇获取资料一般从哪些渠道? 

  [黄峥]:我研究刘少奇主要还是作为一种组织分配的工作,因此,资料大多是从中央档案馆查阅到的档案资料。同时,也需要翻阅大量的报刊、杂志,还需要采访很多的当事人。 

  [主持人]:在文革中刘少奇说了这么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请问黄研究员介绍一下刘少奇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情况。 

  [黄峥]:刘少奇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高潮的时候,当时刘少奇可以说已经被打倒了。在1967718号,“四人帮”一伙趁毛泽东、周恩来不在北京的机会,在中南海里面批斗了刘少奇、王光美。在批斗之前,刘少奇、王光美在家里等着造反派来揪斗,造反派首先把王光美叫出去,当时刘少奇就站起来,和王光美紧紧地握手,对她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随后,刘少奇、王光美被分别的拉出去批斗了。这以后,刘少奇、王光美被分别的关押,不能互相见面。所以,刘少奇的这句话就成了他对王光美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觉得,刘少奇的这句话具有很深的意义,他面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种种乱象,心里非常的忧虑和无奈。但是,他相信历史的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人民的力量最终会起作用。所以,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主持人]:您作为研究刘少奇和王光美的一位大家,在今年1月份出版了《王光美访谈录》。王光美女士前不久也刚刚去世。刘少奇和王光美在年龄上差距20多岁,结下了这段革命的爱情。您对这段革命爱情怎么看?

  [黄峥]:从我和王光美长期的交往和交谈的过程来看,我深深地感觉到王光美对刘少奇是一往情深、忠贞不渝,他们夫妇的感情非常好。我认为他们是革命伴侣中的楷模。我在《王光美访谈录》一书中记录过很多他们的相识、相爱的过程。我觉得他们从恋爱到结婚是很自然的。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艰险的环境中,他们也坚定地站在一起。当时对他们的诬蔑是很厉害的,但他们还是心心相印。有一次造反派批斗刘少奇、王光美,当王光美看到刘少奇被造反派击打得东倒西歪的时候,她猛然从造反派的手中挣脱出来,不顾一切地扑向她的丈夫,紧紧地抓住刘少奇的手,死死不放。王光美对刘少奇的深情一直到她的晚年仍历久弥深。在她的卧室里和客厅里,一直挂着刘少奇的照片,她说过“看到刘少奇的照片,就仿佛他还在身边一样”。 

  [网友撒哈拉]:黄主任,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刘少奇研究有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黄峥]:多年来,关于刘少奇的著作生平,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现在已经完成的有:《刘少奇选集》、《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刘少奇画册》,大型文献纪录片《刘少奇》,刘少奇的专题文集共6本,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4本,刘少奇的资料光盘等等。我们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开过多次的关于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讨会。但是,我觉得对刘少奇的研究还是不够的,还要继续地深入。现在,我们也正在组织编写一本《刘少奇大辞典》,还正在继续编刘少奇的文稿,对刘少奇思想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我认为,对刘少奇的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


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书生,领导大家没有打过败仗

  [网友战斗一兵]:《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值得一读,能谈一下您父亲是如何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的么? 

  [刘丁]:我毕竟没有生活我父亲的年代,他写这本书是在1939年时,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所以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他可以写出这本著作来,我想是在那样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要提升我们党的战斗力,以及提高我们党的凝聚力,团结全民族进行抗日,抵抗外来侵略,有必要来加强我们党员自身的修养,所以一本著作的产生肯定是跟当时的历史环境大背景有关,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当时有必要在全党内写这本书,来提升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作为我们建国以后和平时代,以搞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样的时代里我想网友可以看到,我们很多共产党员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普通的人民群众走向致富之路,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还有相当的一些人,丧失了共产党员的立场,为了个人去谋私利,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了。所以在现在这个年代和状态下,我认为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加强执政党的凝聚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还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所有的党员都来读一下这本书,它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主持人]:这本书对您个人成长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是它让您更深地理解党的性质的吗? 

  [刘丁]:这本书我初中时就读过了。我认为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它的一言一行包括普通党员自己的言行对一般群众来讲都具有表率作用,因为你毕竟是执政党,所以作为一位普通党员都应该按照党章来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入党的人应该具备党员素质和条件,因为它是一个有相当的政治水准的政治组织。大家也可以看到,虽然在党内也有一些腐败分子,但是作为党中央来讲清理我们党内坏分子也是很坚决的,无论你官位和职位有多高。所以这样我认为对党并不是一种抹黑,这表明我们党,像毛泽东主席所说,我们是光荣伟大的党。可以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党才是真正有活力和有生命力的党。 

  [网友]:您觉得今天什么样的方式是我们纪念缅怀少奇同志最好的方式? 

  [刘丁]:我想给大家讲几段他的经历,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一些传奇的色彩。我父亲按他的学历来讲,他当年是天津的留法预科的学生,但是他没有上完,就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就是说他的最高学历就是一个准大学生,没有到国外留学。 

  [刘丁]:后来他搞过工人运动,搞白区的地下斗争,以及在新四军时期作为最高政治主官和军事主官。书生领兵打仗没有打过一个败仗。开国以后,虽然他不是学经济的,但是他搞经济,那时他已经开始考虑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那里提到几个基本理论:“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对于民族资本的赎买政策”等等。建国以后也是按照这些理论去执行的,效果在历史上已经做出评论。他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这是我们后辈人应该学习的。 

  [主持人]:您觉得您父亲最大的个人魅力是哪一点? 

  [刘丁]:刚才我说了,我也举了几个例子,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接近群众,善于总结提高。这样就把很多人的经验凝聚、提炼以后作为指导一般性工作的理念,虽然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他所做的决策应该说是建国以来,担任中央重要职务以来,没有大的原则性的失误,这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书生,但是却领导大家没有打过败仗;没有学过经济的人,却总结出来经济政策方针。这的确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学习和思考以及总结和提高,没有这个能力是做不到这点的。 


【1】 【2】 【3】 【4】

  
 
 
来源:zzzzzz (责编:武立伟)

 相关专题
· 嘉宾访谈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