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白克明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
2006年11月20日10:05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四、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河北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构建和谐河北的行动指南。河北作为京畿重地,更要把促进社会和谐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能够做到的事情做起,扎实有效地予以推进。

  (一)高度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民群众,发展成果也理应惠及人民群众。必须尽快改变社会事业滞后状况,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强。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将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群众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产业政策上,既要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重视培植提供高税收的企业,又要重视扶持提供高就业的企业。在工作摆布上,要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被征地农民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和安置作为重点。要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城乡统一、机会平等的就业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城镇各种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逐步建成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和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政策。要着重解决"上学难"、"看病难"问题。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切实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贫困学生扶助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07年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到2008年在全省农村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提高群众健康素质。

  (二)充分发扬民主,加快法治进程,创造政通人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氛围,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治环境,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内容。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围绕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议事三个重点,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民意表达、批评建议等利益诉求机制,探索推进社会听证、公开公示等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公共事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内有序运行。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司法公正、高效、权威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和法律服务业的社会公信力。认真落实执法为民要求,强化对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法律援助,保证公民不因财产、身份等因素影响法律权利的行使。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

  (三)切实保障民安,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富裕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毫不懈怠地抓好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适应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更新理念,整合资源,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通过改变党政部门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做到不该管的坚决放手、退出,该管的一定管到、管好。积极培育、依法规范各类社团和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要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夯实社会管理的微观基础。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注重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矛盾的发生,想问题、办事情要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发或激化矛盾。注意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办法解决问题,加快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解决问题为着眼点,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高度关注社会生活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建设平安河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要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更加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真正把工作重心转到预防为主上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平安河北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人人参与平安建设,人人共享平安成果。

  (四)积极塑造民魂,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河北提供精神支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和谐河北,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培育和谐文化与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积极探索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建设规律和实现途径。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积极营造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思想道德力量。要发现培养、宣传表彰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向李家庚、林秀贞、陈印田、范振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心意识、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宣传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落实到共产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实践中,落实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落实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进程中。

  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革命文化,孕育形成了既与民族精神相统一、又有地方特色的河北人文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民族精神为根、时代精神为魂,着力弘扬以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支撑。要广泛宣传、大力弘扬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让热爱河北、关心河北、建设河北成为全省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五)大力促进民和,协调各方关系,推动全社会和谐相处。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党群关系的和谐,实现各族各界各方面的团结,既是构建和谐河北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目的。

  要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真诚合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团结一致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积极促进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社区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在构建和谐河北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党同人民群众的团结和谐,是引领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只要我们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只要社会各个方面和衷共济,建设和谐河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1】 【2】 【3】 【4】 【5】 

   
 
来源:zzzzzz (责编:常雪梅)

 相关新闻
· 江西省各地干部群众以饱满热情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 [2006-11-17 08:31:55.90439]
· 系列评论——全面达小康 建设一个令人向往的新江苏 [2006-11-20 07:48:23.909684]
· 十大人物展风采 迎接内蒙古第八次党代会召开 [2006-11-16 15:11:39.131647]
· 十大人物展风采 迎接内蒙古第八次党代会召开 (4) [2006-11-16 15:13:43.985366]
· 十大人物展风采 迎接内蒙古第八次党代会召开 (5) [2006-11-16 15:13:44.27238]
· 村支书,向你致敬——广西区第九次党代会分组讨论侧记 [2006-11-17 09:23:21.143372]
· 十大人物展风采 迎接内蒙古第八次党代会召开 (2) [2006-11-16 15:13:43.461546]
· 十大人物展风采 迎接内蒙古第八次党代会召开 (3) [2006-11-16 15:13:43.739232]
· 广西第九次党代会闭幕 [2006-11-20 09:37:25.072765]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