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海南:田野上走来“小额信贷童子军” (3)

2011年10月26日16: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多部门联手搭平台培养新型农村干部

  “500多小额信贷技术员跋山涉水行走在18000多个自然村,我们的行为准则:不喝农民一口水,不抽农民一支烟,不拿农民一分钱,公布在海南省的主流媒体上,公开接受全省人民的监督。”陈奎明介绍说。省联社两年来创建了一整套选拔、培养、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渐成体系。思想教育和作风培养已经常态化、制度化,包括红色教育,讲革命历史,讲三农的地位和作用,讲如何做群众工作,以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的教育。

  记者看到,在屯昌县枫木镇小额信贷服务站,墙上张贴着各项规章制度,办公室桌上《穷人的银行家》、《致加西亚的信》、《责任胜于能力》封面和书页被翻阅的都有点卷皱。服务站队长梁其聪说:“今年,农信社倡导学习两套书,一套是《毛泽东选集》,一套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随手翻开《枫木分支会议记录本》,“这是每天开晨会做的会议记录。”梁其聪说,按照规定,每个工作日都必须签到,开晨会和夕会,进行企业文化宣誓。各市县队长每天、每周、每月都要按时汇总上报每个小组所走访的村子和农户数额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小额信贷总部每下发一个文件,队长必须在周例会时组织学习,参加学习的人签字后反馈总部。这支队伍创建和成长起来,离不开省领导、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科技厅等党政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政策扶持。

  小额信贷技术员送服务上门,几乎所有人都吃过闭门羹,甚至被当成“搞传销”的而拒之门外。在农民怀疑这些大学生而拒之门外的时候,是党员干部带领大学生小额信贷技术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协同开展贷前培训、贷中建议和贷后跟踪检查、催收清收,为降低信贷风险保驾护航。

  2009年8月,省委组织部和省联社联合向全省农村党员干部发出号召:全面实施“双带致富”小额贷款项目。这个项目实施两年,已帮助1.29万户农民贷款3.32亿元,其中党员贷款5160户,党员为农户担保贷款7740户。

  2010年5月,省科技厅正式聘任农信社的300名小额信贷技术员为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的当选条件不仅看学历、职称,而且以技术服务能力、带领农民致富能力为主要标准。

  这一年10月的一天,小额信贷技术员邱晓鑫拿到了一份特殊的聘书——共青团五指山市委任命他为毛阳镇团委副书记。像邱晓鑫一样的“小额信贷副书记”首批共89名,此后3年任期内,与当年12月到岗的“志愿者副书记”一道,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推广工作。

  目前,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乡镇团委副书记已经形成“动态化”机制,信贷员因工作地点调动等原因无法继续挂职的将予免职。今年6月份省农信社决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挂职的级别,正式向共青团省委推荐10名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市县一级的团委副书记。

  挂职,在管理动态化的基础上也在增加种类,丰富内容。

  今年6月13日,首批149名大学生“村官”和22名小额信贷技术员互相挂职启动仪式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举行。“双挂”,即149名大学生“村官”挂职农信社小额信贷联络员,22名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村“两委”干部。

  截至记者发稿,省委组织部和省信社已正式下发《大学生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村镇两委干部》的文件,增加100名优秀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村两委干部,增加10名优秀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副镇长。

  “双挂”的重点在于培养既懂金融、又懂农村基层工作的新型农村干部,推动小额信贷规范化建设,使大学生村官、小额信贷技术员双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10月24日

【1】 【2】 【3】 

  
(责编:朱书缘(实习))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