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领导活动
|
干部论坛
|
时代先锋
|
各项工作
|
党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综合
|
讣告
理论
|
评论
|
社区
|
论坛
|
访谈
|
视听
|
党史
|
资料
|
文献
|
纪念馆
|
党史今天
|
专题
|
周刊
|
图书
|
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
海南:田野上走来“小额信贷童子军” (2)
2011年10月26日16:53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海南:田野上走来“小额信贷童子军” (2)--新闻报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在服务农民的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海南是全国唯一以农业、农民为主的经济特区。全省人口中60%为农民,80%居住在农村,地方生产总值的33%来自农业。农民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长期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7年8月10日,由海南19家市(县)农信社发起的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成立——这是全国最后一家改制的农信社。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罗保铭明确提出“学习尤努斯精神,借鉴格莱珉方法,探索海南自己的模式”的指导思想。
“格莱珉”是孟加拉国专门为穷人提供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被世人称为“穷人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孟加拉的小额信贷员65%以上的时间都在乡镇,穿着草鞋走村串户,送服务上门。海南省农信社要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就要打破没有银行愿意为没有抵押的穷困农民贷款的惯例,彻底转变信贷员“只管放贷收贷”的传统服务方式。
海南省农信社联社理事长吴伟雄的想法是,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专业团队,专职专责“给农民放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2009年2月,省联社小额信贷总部成立,“小额信贷技术员”的名字与这支新的生力军一道诞生。到2010年底,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发展到500多人,全省20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工作站,EPOS机(固网支付终端)覆盖全省5000多个行政村,农民可以“贷款不出镇,还款不出村”。
“大学生小额信贷技术员”这种称呼全国独有。海南农村信用社联社新闻发言人、小额信贷总部主任陈奎明解释说,冠以“技术员”就是要求他们,不仅要懂金融知识,还要懂农业知识,懂市场,懂经营,特别是要懂农民、农村和农业,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跟农民做朋友。
2010年国庆期间,大暴雨造成海南建省以来最大的水灾。定安县小额信贷项目部队长谢吉勇包点的定城镇有19个村庄受淹。就在他住的潭黎村,村民王爱荣家的6亩水稻仅有1亩勉强收割。洪水退去后,王爱荣望着倒伏的稻谷,伤心地流下眼泪。
得知王爱荣家受灾,谢吉勇马上登门探望,并以自己掌握的农业知识,建议她种植冬季瓜菜弥补水稻损失,王爱荣满腹狐疑;几天后,村干部陪谢吉勇再次登门,带来县委、县政府对受灾群众贷款贴息的政策,王爱荣将信将疑。几次无果,谢吉勇服务热情不减,他找时间与王爱荣聊天,讲解“抗灾救灾贷款绿色通道”,王爱荣终于扫除疑虑,办理手续5天后就拿到了1.5万元贷款,夫妻俩不误农事种下了22亩青皮冬瓜,把水稻损失减到最小。
“做好小额信贷要多看,多问,多想和多做。”谢吉勇觉得,多看就是要多去客户所在的村子,看看他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态;多问就是要多和客户以及他们的乡邻包括村干部请教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多想就是要针对客户的问题和需求拿出最有效率的办事方法;多做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服务农民的实践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他说。
2011年全国最年轻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小额信贷总部副主任纪新丹对此也有同感。她骑自行车下乡,最远跑30多公里山路,上午到农户家培训,下午到合作社调研,晚上记台账整资料,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有了感情的投入,和农户的沟通就容易得多。”当有农户来找她申请贷款时,她常常想起当年,父亲借高利贷供自己读书的艰难,就情不自禁地把每个农户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在纪新丹的团队里,大家都对小额信贷这份工作倾注满腔热情。农忙时节,为了不耽误农民的劳作时间,纪新丹带领东方团队队员,研究出一套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帮助农户从12个品种中,选准合适的贷款,不误农时拿到贷款。他们还研发自制了电子台账和文本台账,每个信贷员每天把每项贷款信息系统地收集和记录下来,存进电脑,鼠标一点,一目了然。
两年多来,纪新丹个人向551户农民发放小额贷款954万元,所带团队发放小额贷款1.6万户、2.2亿元,支持农民增收2.86亿元。
像纪新丹一样,500多大学生小额信贷技术员向海南新农村建设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截至今年7月份,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9.5亿元,惠及农户42.8万,近3年的还贷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陈奎明快人快语地介绍说。农信社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还有效抑制了农村的高利贷。有资料显示,陵水县光坡镇武山村过去高利贷盛行,全村种植圣女果每年150多万元的周转资金,主要靠高利贷,每借1万元每月要还1000元利息,农民所剩无几。2009年8月以来,农信社通过5户联保形式,共发放小额贷款735万元,支持625户农民种植圣女果2116亩,人均年增收630元。现在,高利贷在武山村已经没有了市场。
【1】
【2】
【3】
(责编:朱书缘(实习))
最新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