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爱催人奋起——对灾区群众心灵家园的守护激发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灾区人民走向新生、开启未来
灿烂的笑容,朗朗的笑声!正在德阳市残疾人康复及假肢中心进行康复检查的刘春艳,总会把内心迸发出来的自信与乐观传给别人。
3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让37岁的刘春艳失去了左腿。“当时,我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两眼盯着天花板,直到眼泪模糊得什么也看不见了。”刘春艳一边走,一边坦然回顾那一段黑暗的日子。“我不止一次地想,不如死了算了!”
战胜困难,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走向新生,更需要心灵家园的重建。
2009年5月11日,心中牵挂着地震伤残人员的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前来残疾人康复及假肢中心考察。“来,我扶你走几步。”总书记看到刘春艳在训练行走,主动伸出手臂,搀扶她在训练道上走了一个来回。临别时,总书记握着她的手说:“我送你8个字——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如今,安上假肢和矫形器的刘春艳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还在汉旺新镇开始了新生活。“我和丈夫开办了一家窗帘店。我还与病友分享康复的经验和感受,帮助他们重树信心,重建生活……”
用坚强面对挑战,用微笑迎接明天。3年来,灾区人民的心灵家园同样经历了一场浴火重生的锤炼。
这是一次次饱含关爱、细致入微的安排——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为更多受灾群众做好心理抚慰”、“帮助大家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党中央非常重视灾区心理重建,以各种方式激励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
这是一组组使人坚强、催人奋起的画面——
“要从小学会坚强,不向困难低头,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在四川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总书记搂着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一边安慰一边激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陕南的简易防震棚教室里,总书记把16个大字奋力书写在小黑板上,也深深铭刻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