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领导活动
|
干部论坛
|
时代先锋
|
各项工作
|
党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综合
|
讣告
理论
|
评论
|
社区
|
论坛
|
访谈
|
视听
|
党史
|
资料
|
文献
|
纪念馆
|
党史今天
|
专题
|
周刊
|
图书
|
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10)
2011年05月11日17:17 来源:
新华社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10)--新闻报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谋转变、促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中央确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不仅直接促进经济的恢复,也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布局优化拓展了空间,含金量高,实际作用大。”四川省一位负责同志说,3年来,仅税收减免这一项就为四川灾区减负155亿元以上。
四川是农业大省。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第一产业也必须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能力——
绿油油的菜田,繁茂的果树,盛开的鲜花,现代化的农业大棚……走进上海企业和当地政府合力打造的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蓬勃生机扑面而来。
“以前这里是一片地震损毁的农田。2009年5月12日,园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总书记曾经来过。”园区负责人说。
在园区水田边,胡锦涛总书记同正在操作插秧机的农民拉家常,询问秧苗培育、水稻产量、农机具补贴等情况;在蔬菜基地里,他察看用现代农业技术培育的种苗。离开时,总书记希望农业技术人员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带动更多农民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既推进灾区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又为灾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重科技,上规模。这个园区如今已声名远播,国内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前来入驻,园区的农户收入得到显著提升。
恢复重建,不是原样恢复,而是跳起摸高。
2009年5月12日上午,一辆面包车冲开设在庙子坪大桥中间的彩带,通往震中的都映快速通道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正式通车。
成都到汶川过去只有一条213线国道。地震后,这条唯一的“生命通道”被破坏,原本几十公里的距离要被迫绕行上千公里。震后1周年,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乘车体验这条刚刚建成的高等级交通线。
路通,人和,经济兴。
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在灾区考察的行程中,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道路等基础设施是保障民生、恢复生产的关键。要大力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支持。
新修的公路纵横交错,各种车辆川流不息——
“按照中央的规划部署,震后灾区由原来单一‘生命线’升格为‘交通网’,这是一个巨大跨越。”交通运输部负责人表示。
3年经济增长:15.75%;3年财政增速:54.5%;整体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来自地震重灾区的最新报告,让人们体会脱胎换骨的涵义,让人们感受浴火重生的分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责编:程宏毅)
最新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