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廣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帶隊調研西溪河沿線環境改造提升工作,研究論証西溪河在主城區的功能和定位,思考謀劃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城市提質重中之重項目,整體規劃、系統治理,用兩年時間集中發力,盡快打造成為廣大市民引以為豪的幸福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余儀,市政協主席肖雷一同調研。
這次調研線路長約10公裡,曾卿、余儀、肖雷,以及參加調研的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和水務、住建、財政、生態環境、自然規劃等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全程以步行為主實地踏勘,歷時5個小時。大家一路走一路看,重點就西溪河沿線環境整治、污水治理、景觀塑造、設施配套等方面展開討論。
來到樂活城萬春橋瀑布,大家了解了瀑布的歷史文化淵源,聽取了廣安文旅集團相關負責同志的規劃介紹,一致認為這帘瀑布是西溪河上不可多得的景觀,通過國有企業的投入和打造,有了一定基礎和條件,要更加充分用好大自然恩賜的寶貴資源,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個更高品質的休閑娛樂好去處。有同志提出,要以萬春橋瀑布為中心,把周邊區域功能怎麼定位、環境如何優化想清楚,整體上實現范圍拓展、檔次提升,與小平故裡連片形成景觀帶。
西溪河在葫蘆島形成一個天然半灣,由於水位低、流量小,幾乎成為一潭死水。協興園區有關同志介紹了水體改造相關情況,有的同志提出,不僅是葫蘆島半灣這個地方,整條西溪河都應考慮提升水位、增加流量的問題,增強親水性、活水性。有的同志建議,在沿河採取閘壩蓄水和引渠江水回流等工程措施,讓西溪河的水量大起來、流起來。大家一致認為,當前要論証可行性,算好投入和運行賬,花點錢讓幾十萬市民群眾享受到一灣活水是值得的。
市民廣場西溪河段是連接協興園區與城南片區的重要節點,為保持沿河兩岸通透的視覺空間,市委、市政府及時叫停和妥善處置了規劃建設80米高的建筑項目。大家認為,在沿河的重要節點,不能一味想著搞建設、修高樓,要留些地方給城市透“一口氣”,將來可以干什麼想好了再說。
途經火山大橋,一塊空地吸引了調研人員注意,棗山園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這是去年按市上要求叫停出讓的1宗商業用地,准備連同周邊另外2宗地,挖建一個200多畝的城市內湖,並在背后建設一個綠地公園,適當配套體育健身、兒童游樂等基礎設施,讓周邊數萬群眾可以直接享受到生態宜居的城市生活。
步行至西溪河耍街段,看見對岸的博物館夾在山溝之中,進出幾乎沒有空間,有的同志提出,要削山降坡,把博物館亮出來,把兩邊綠地留出來,適當處理建筑物與山體相銜接部分,形成相互協調的整體效果。耍街這面有的地方城市街道與河道間距太窄,不方便群眾休閑娛樂,有的同志建議,要在能夠改造的地方適度拓寬與河岸線的距離,在有條件的地方適當增加休閑娛樂設施,讓耍街有“耍”的味道。
在西溪河中橋段,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同志匯報,准備投入1億多元,對沿線12公裡污水管網進行改造,解決管網口上游大、下游小、排污不暢的問題。大家認為,這是治根本、管長遠的事,要立即著手去干,採取分段作業方式,加快施工進度,並加大對沿線污水直排的整治力度,從根本上解決西溪河污水治理問題。
站在鷺島大橋和凌雲大橋,眺望西溪峽谷,大家認為不能辜負上天恩賜的山川河流,要在西溪河匯入渠江段畫上完美句號。有的同志建議,要用好城市中的峽谷地帶,依山體而建,依水勢而行,盡量多林化彩化,適當布局休憩亭苑,貫通沿線健康步道,保留好原蓮花電站、高橋電站遺址,拆除原五一紙廠廢棄的職工宿舍和低碳項目建筑圍欄,為市民群眾休閑游覽提供方便。
在實地調研后的座談會上,有領導同志認為,這項工作意義重大,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好事要辦實,實事要辦好,高品質快節奏組織實施,把幸福城市的藍圖變為現實。有領導同志提出,干好這件事,黨政決心要下夠,各方認識要統一,超前規劃、屬地實施,分步推進、量力而行,早啟動早推進,做好“水城相融”這篇文章。有領導同志建議,按照“有保有壓、有增有減”原則,拉出任務清單,明確到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緊扣時間節點扎實推進。在聽取大家發言之后,曾卿圍繞“該不該干、該如何干、什麼時候干、怎麼推進”講了有關考慮和工作安排,要求盡快組織論証,提出實施方案報市委決策。
市領導洪麗、王瑛、陳澤斌參加調研。(廣安日報記者 劉秦君)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