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廣安:創新發展,讓“紅色旅游勝地”名片更亮

2020年10月16日09:36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肅立在鄧小平銅像前,敬獻花籃,整理緞帶,三鞠躬,每一個動作都飽含深情。10月6日,來自深圳的企業家黃貴國來到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感恩緬懷小平同志。

“這是我來這裡的第17個年頭,從最初的農家小院,到如今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黃貴國動情地說,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的點滴變化,他都有切身感受。

時間回到2001年,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成立時,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的可參觀景點,僅有鄧小平同志故居一處。

19年后的今天,走創新發展紅色旅游之路,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已變為佔地面積3.19平方公裡(核心區830畝)、有20余處景點的天然紀念園。憑借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與秀美的自然風光,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吸引了3700余萬人次前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入選名單》,廣安市報送的《走創新發展紅色旅游之路——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全省僅兩例。

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這片土地如此魅力四射?

A著力提檔升級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從農家小院變身為紅色旅游勝地

微風拂面,花香扑鼻。金秋十月,行走在郁郁蔥蔥的鄧小平故裡旅游區,讓人感覺自然親切。鄧小平同志故居青瓦粉壁,前來參觀的游人絡繹不絕。

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誕生於這裡,並在這裡度過了15個春秋。

1951年,鄧小平全家離開廣安遷往重慶以后,按照小平同志意見,老家的房屋全部交由當地政府分給了鄉親們居住。后來,這裡曾作過公共食堂、文化站、幼兒園、保管室。

之后,廣安縣開始有意識地對院子進行保護,並遷出了在此居住的農戶。

2001年8月,經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鄧小平故居保護區。

實際上,從鄧小平故居保護區到如今的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經歷了兩次大“蛻變”。

——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成立后,為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開啟了第一次“大變身”。2001年,廣安市面向全國開展了“我為小平故裡植棵樹”活動,2004年8月22日前,鄧小平故裡成為了“山清水秀、郁郁蔥蔥、自然親切、令人仰慕”的天然紀念館。新建了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鄧小平銅像廣場,對鄧小平同志故居、翰林院子等進行了修繕、恢復。2008年,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免費對游客開放。

——為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鄧小平故裡旅游區迎來了第二次“大變身”。隨著前來景區緬懷小平同志的游客不斷增加,鄧小平故裡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擺上了日程。

2009年,鄧小平故裡正式開始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之后的幾年裡,通過打造旅游綜合服務中心、綠色長廊景觀帶、參觀主游線,建成小平故裡紅色體驗區、民俗文化體驗區、佛手山休閑觀光區、紅色影視文化體驗區,爭取鄧小平緬懷館項目,新建景區大門、游客中心、生態停車場等一系列行動,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檔次顯著提升。

2013年10月11日,隨著國家旅游局將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証書和標牌頒發給鄧小平故裡旅游區,這一中國旅游界含金量最高的榮譽,終於花落廣安。

兩次“大變身”,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鄧小平故裡旅游區。

紅色是廣安最亮麗的一抹色彩。為讓這抹紅色更紅,2018年,市委提出,發揮小平故裡優勢,加快建設紅色旅游勝地。作為廣安紅色旅游的核心品牌,鄧小平故裡旅游區開啟全新發展征程。

推介廣安旅游文化品牌、發揮紅色旅游帶動作用,以紅帶綠、產業互動,助推全域旅游……一系列舉措齊頭並進,以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為核心的廣安旅游,全域開花。

B傳承紅色基因

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擦亮特色黨性教育品牌

鄧小平銅像廣場前重溫入黨誓詞、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裡領略偉人的一生、鄧小平故居看小平同志的朴素生活……10月9日,來自綿陽市三台縣的71名黨員來到鄧小平故裡旅游區,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勵志創先爭優”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

“小平同志以個人崇高的品德為黨建工作做出了榜樣。此次廣安之行,我們再次接受了深刻的黨性黨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開放教育,進一步增強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領隊萬峰說。

偉人故裡,魅力廣安。紅色,一直以來是這座城市最亮麗的底色,也是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的靈魂所在。

“走進鄧小平故裡旅游區,處處能感受到紅色文化,催人奮進。”這是游客參觀后的共同感受。

“自2004年中央號召開展紅色旅游以來,旅游區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發展紅色旅游的指示精神,一方面大力挖掘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教育陣地,一方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打造特色黨性教育品牌。”鄧小平故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挖掘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教育陣地——

鄧小平故裡旅游景區核心區,翰林院子、蠶房院子等20余個景點,充分展示了鄧小平同志青少年時期的活動足跡﹔

鄧小平銅像廣場上,鄧小平銅像庄嚴肅穆,親切自然,成為游客瞻仰緬懷偉人的必到之處﹔

國內唯一一家以紀念鄧小平為主題的博物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細致全面地展示了鄧小平偉大光輝的一生﹔

以“回家”為設計理念的鄧小平緬懷館,恢復鄧小平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場景,全景式呈現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幅畫面……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打造特色黨性教育品牌——

“以傳承革命歷史、弘揚紅色文化為目的,旅游區常態化舉辦各類緬懷紀念活動。”該負責人介紹。

全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旅游區還結合實際,打出了一系列黨性教育活動“組合拳”。

策劃實施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光輝典范鄧小平”品牌教育活動。開展主題展覽講解248場次,主題宣講176場次,讓黨性教育深入人心。

創新開展“線上文物故事活動”。“學偉人、悟初心,強使命、勇擔當”,線上觀歷史文物、聽偉人故事等文化體驗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推出“金牌解說”線上講解。上線文物講解40多期,傳播小平精神,讓廣大游客足不出戶就能領略世紀偉人的風採。

2019年以來,近500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慕名前來,200余萬人聆聽講解。同時,旅游區解說員主動深入到機關、部隊、社區、學校、企業等進行宣講,進一步擦亮鄧小平故裡旅游區黨性教育品牌。

C練好“內功”“外功”

打造精美大景區,發揮龍頭作用推動全域旅游

15.1萬人次!

剛剛過去的“超長黃金周”,鄧小平故裡旅游區人氣爆棚。

得益於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的“高人氣”,協興園區協興鎮牌坊新村農家樂老板蘇小勇賺得“金滿缽”:“8天時間,收入近4萬元。”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擁有全國5A級旅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金字招牌。

如何擦亮金字招牌,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廣安市一方面練好“內功”,以大思路大手筆打造精美大景區,一方面練好“外功”,堅持文旅融合,豐富周邊業態,推進全域旅游。

近日,來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的游客萬強發現這裡又變了,“景區更美了,服務更好了。”

“變,源自於提質工程。”該負責人說,以景為基,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實施了核心區提質工程,不僅全面完成了景區水體治理等工程,改造文化讀書長廊,完成鄧小平故裡智慧旅游景區建設等,還做好景區精細化服務,抓好講解員隊伍建設,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2014年至2017年,旅游區連續4年在全省重點景區游客滿意度綜合測評中獲得第一名。

練好“內功”,讓鄧小平故裡旅游區魅力更加凸顯。練好“外功”,則帶動旅游區周邊產業大發展。

發展農家樂52家、農家客棧118家,每年接待游客30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000萬余元!曾經貧窮落后的協興園區協興鎮牌坊村,如今,依靠緊鄰景區的優勢發展旅游產業,村民住上了小“別墅”,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年67歲的牌坊新村原村黨支部書記鄧治君說,2002年,根據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整體規劃,全村1700余名村民從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核心區陸續遷出。開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試點后,187棟川東民居小洋樓聚居排列,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新村又先后建起了村民廣場、飲食文化小區、村史陳列室、健身場等功能性設施……

“隨著鄧小平故裡旅游區不斷提檔升級,吸引力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裡。”2004年,牌坊新村村民蘇小勇瞄准商機,辦起了牌坊新村第一家農家樂。接著,村民們也陸續開起了農家樂和農家客棧。

之后,隨著廣安市對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周邊業態的打造,牌坊新村村民開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旅游經濟的熱情空前高漲,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2003年的2000元增加到現在的近20000元。

2019年4月,廣安區創建為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奮力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全力推動偉人故裡和紅色旅游勝地建設,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又邁上了“旅游名縣+產業”的高質量產業發展之路。

“一方面,我們規劃項目,一方面,我們在帶動周邊的整體發展上發力,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該負責人說,目前,鄧小平故裡管理局已與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鄧園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規劃了以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樂活城、蒙城水上樂園為核心的全域旅游線路。目前,旅游區周邊有住宿、餐飲、零售等商業店鋪130多家,間接帶動本地5000余名村民從事第三產業,年均收益增長35%左右。

大事記

1904年8月22日

鄧小平誕生。

1919年

15歲的鄧小平離開家鄉。

1951年

鄧小平全家離開廣安遷往重慶以后,鄧小平舊居先后作過公共食堂、文化站、幼兒園、保管室。

1989年12月

設立“廣安縣鄧小平舊居管理所”,舊居正式向游人開放。

1998年

江澤民同志為“鄧小平同志故居”題字。

2001年8月

設立面積為29.91平方公裡的鄧小平故居保護區。

2004年8月

成立鄧小平紀念館﹔同年12月,更名為鄧小平故裡管理局。

2004年8月

經中共中央批准,修建了鄧小平銅像廣場和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2008年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免費對游客開放。

2013年10月11日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14年8月18日

鄧小平緬懷館開館。

2018年

廣安提出建設紅色旅游勝地,鄧小平故裡旅游區開啟發展建設新篇章。

————數說成效————

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先后被授予全國5A級旅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等50余個榮譽稱號。

旅游區自開放以來,累計接待參觀者超過3700萬人次,平均每年超過200萬人次,連續4年在全省重點景區游客滿意度綜合測評中獲得第一名。

旅游區周邊目前有住宿、餐飲、零售等商業店鋪130多家,間接帶動本地5000余名村民從事第三產業,年均收益增長35%左右。

2019年以來,近500家機關企事業單位、200余萬人來到鄧小平故裡旅游區聆聽講解。先后在浙江舟山、成都、重慶和廣西百色4個城市的5個單位和院校舉辦主題展巡展。(陽代軍 實習生 黃鐘銳 廣安日報記者 劉定春)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