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走進(今日)廣安

“進城入圈”,廣渝攜手“唱大戲”

2020年10月15日10:07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廣渝兩地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

10月15日,市委書記李建勤帶隊走進重慶開展招商活動,這對於推動廣安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市和建設川渝高竹新區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自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我市已多次主動對接重慶,雙方在產業發展、交通建設、文化旅游等方面均開展了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互動更頻繁,合作更深入,領域更廣闊。立足國家戰略,按照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支持廣安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的定位,廣安與重慶這對山水相依、人文相親、經濟相融的鄰居,在唱好“雙城記”的時代答卷中已率先“開卷”。

建設高竹新區

打造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區

“兩個多月來,已有近百家企業前來考察,以往一年都沒有這麼多企業。”這段時間,四川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雷波忙得不可開交,他一邊要忙著接待前來考察的相關企業人員,一邊要抓緊抓牢日常工作。

雷波忙碌的背后,對應的正是高灘—茨竹產城景融合新區(以下簡稱“高竹新區”)加快規劃建設的繁忙景象。

今年8月,我市與渝北區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暨高竹新區規劃建設座談會,簽訂《締結協同發展友好城市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等協議,計劃在鄰水縣高灘鎮、渝北區茨竹鎮等鄉鎮,一體規劃建設跨省域產城融合新區。新區定位“宜業宜居宜游現代產業新城”,主要承接重慶主城都市區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

廣安和渝北為何要跨省域共建新區?“這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部署,深化川渝毗鄰地區深入融合的具體要求。”市發展和改革委規劃與國民經濟綜合科科長胡鵬表示,廣安和渝北兩地有地近、人和的良好基礎。

打開地圖不難發現,川渝高竹新區地處川東渝北的連接點,地理位置很特殊。新區距離重慶兩江新區15公裡、木耳國際物流分撥中心30公裡、江北機場38公裡、寸灘保稅港區55公裡、重慶火車北站58公裡……放眼全國,川渝高竹新區之於重慶這種地理位置,與眉山市視高鎮之於成都、江蘇昆山市之於上海如出一轍。

實際上,廣安市與渝北區早已達成一致意見——聯手打造川渝高竹新區。

早在今年1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四川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3月,高灘園區正式挂牌成為省級開發區,高灘園區從曾經的廣安與重慶合作的平台,升級為四川省與重慶市合作的基地和工業平台。

如何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高灘園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樂星看來,高灘園區的挂牌成立,搭建了廣安與渝北交流合作的平台,為川渝高竹新區建設奠定了基礎。

“目前,廣安市和渝北區聯合成立了新區開發建設領導決策機構和市場化的運營管理平台,共同編制了高灘—茨竹產城景融合新區建設總體方案。”樂星說,按照“以園聚產、以城促產、產城相融、城鄉共美”的理念,川渝高竹新區承接重慶主城都市區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發展汽摩制造等先進制造業及臨空經濟、倉儲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配套完善醫療、教育、商業、住宅等城市功能,建設重慶都市生態旅游康養目的地。

交通互聯互通

打通融入重慶都市圈的“大動脈”

融入重慶,交通先行。

“廣安高鐵進程再提速,西渝高鐵重慶至廣安段有望先期開工,時速350公裡……”近日,手機裡的一條新聞信息讓家住廣安東南片區的市民何琴欣喜不已,她高興地說:“等到廣安高鐵通車后,往來重慶就更方便了。”

何琴的喜悅,也是廣安人民共同的心聲。

廣安是全省既無高鐵、又無機場的4個市州之一,修高鐵、建機場既是廣安人民的夢想,又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如不突破屏障,加快補齊交通短板,打牢經濟發展基礎,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將是一句空談,廣安決策層深諳此理。

因此,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以來,我市全面打響交通硬仗,著力補齊交通短板,建設川東渝北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進機場、高鐵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快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聯網閉環為重點的出行大通道建設……廣安交通邊緣化的歷史正在被改寫。

今年4月,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第一次聯席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我市舉行。我市與重慶市合川區、渝北區等7區(縣)共同簽署了涉及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

協議的簽訂,將加快構建規劃共謀、設施共建、資源共享、管理共治的“1+7”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共同建設外暢內聯、運行高效、安全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目前,廣安機場選址通過評審,已被四川省納入《四川省大力推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被川渝兩省市納入《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西渝高鐵廣安段線路走向和廣安站選址初定,2021年將開工建設﹔爭取將遂廣黔高鐵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和新時代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成為四川第二條向東出川大通道,廣安四通八達“十字形”高鐵樞紐格局將形成。此外,廣安已建成川東北首個現代化港口廣安港,在全省率先開通廣安—防城港直達冷鏈班列,廣安海關即將竣工開關。

在與重慶互聯互通方面,一批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國省干道正在加緊謀劃和實施。隨著廣安繞城高速的加快推進,長壽經廣安到潼南的高速已經啟動前期工作,加上現已通車的包茂、蘭海、銀昆、滬蓉高速,廣安和重慶將搭建起“三縱兩橫一環”的高速交通網絡,廣安大部分地區進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武勝、鄰水等區域則率先進入重慶“半小時經濟圈”。

隨著交通互聯互通,我市融入重慶都市圈的“大動脈”“毛細血管”正逐步暢通。廣安正以完善的交通網絡為支撐,加快融入重慶的“懷抱”。

產業相生相融

兩地合作層次更深水平更高

7月31日,合川武勝共建產業園區招商引資專題推介會在重慶舉行,吸引了80余家渝企參加,16家企業會后還來到武勝實地考察。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跨省域區縣聯合招商的模式,在廣安尚屬首次。

合川、武勝聯合招商的背后,源於兩地達成了共建產業園區的合作共識。

“武勝合川兩地產業定位高度吻合,均瞄准了節能環保、新材料、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武勝縣街子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秦治富表示,該園區50余家機械加工企業,超過半數與合川高新區的企業有著緊密的配套關系。

近年來,廣安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分享重慶產業紅利,實現兩地產業相生相融、企業同頻共振。

不僅僅是武勝縣。唱好“雙城記”,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謀發展,廣安各區市縣均亮出了態度,拿出了方案,邁出了步子。

作為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鄰水縣提出做好重慶“三個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高端裝備制造配套基地、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基地。

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主導的岳池縣,加強與兩江新區、巴南區、合川區等地合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融入成渝兩地產業發展,打造成渝兩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共同體。

以工業立區的前鋒區,把智能家居產業作為引領性產業,讓更多“前鋒造”與重慶接軌。在前鋒工業園區智能家居產業園,渝企已經佔到三分之二。

華蓥市主動配套重慶電子信息產業,打造川渝合作電子信息產業園。目前,產業園內怡田科技等25戶電子企業為惠普、戴爾重慶分部生產屏幕、電池等配件。

去年成為首批天府旅游名縣的廣安區,已和重慶渝北、合川、長壽等地聯合推出6條文旅特色精品線路,整合文旅資源,豐富線路產品。

不僅如此,廣渝合作還涵蓋更多領域,層次更深、水平更高。

7月8日,“服務雙城經濟圈·共建黨建先鋒區”啟動儀式在小平干部學院舉行,廣安攜手重慶市渝中區、江北區等12個區縣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共建“黨建先鋒區”。

6月3日至4日,鄰水縣和重慶市墊江縣森防站在鄰水縣石滓鎮簽署了鄰水—墊江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治合作協議,推進建立區域間邊界聯防聯治工作機制。

6月5日,廣安市公安局和重慶市合川區公安局簽訂《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警務合作機制》,共同推動兩地公安“全方位、一體化、多層次”交流合作。

…………

放眼整個廣安,50%的工業為重慶配套,60%的游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廣渝合作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廣安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市,已走在全省前列!(廣安日報記者站 張天文 肖雪 記者 龍俊帆)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李強強、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