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走進(今日)廣安

現代農業看廣安“三變”

2020年08月25日10:17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在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龍安柚發展公司生產車間裡,一個個金黃的柚子經過清洗、去皮、榨汁、包裝等流程,變成了易拉罐中的果汁飲料。

“龍安柚全身都是寶,沒有‘邊角料’。”龍安鄉黨委書記蘭華盛說,通過研發創新,龍安柚實現了從果樹到柚果的全利用。不僅如此,連生長龍安柚的這片土地,都成為了游客打卡的“網紅地”,每年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

已獲評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的龍安柚產業園,是廣安現代農業園區“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實踐之一。

作為四川省唯一的廳市共建鄉村振興示范市,廣安緊扣四川省委“農業多貢獻”的要求,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著力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讓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實現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產區變景區

一塊土地兩種“效益”

8月下旬,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千畝金黃的稻田喜獲豐收,鑲嵌在稻田裡的20多幢酒店“一房難求”。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游客趙靜說,這就是她向往的“詩與遠方”,這裡的景象和詩歌描繪的一樣。

酒店建在稻田裡,一塊土地實現兩種“效益”。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黨工委書記龍軍華介紹,和之前隻種植水稻相比,如今“稻田酒店”的模式,讓這片土地年產值增加了50多萬元。

把“種庄稼”與“種風景”相結合,是廣安打造現代農業園區的標准思路。廣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朱小龍介紹,廣安在規劃布局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時,都會合理布局綜合服務、休閑旅游等功能,將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元素統籌考慮。

廣安的現代農業園區,不僅要滿足田成方、土成形、溝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農業生產要求,還要高標准建設路、渠、塘、旅游設施等農旅融合基礎設施,真正實現發展一片產業、建成一片景區,增強農業園區的生產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不僅培育了標准甜橙園、蔬菜園、花木園和糧經復合型產業基地6萬畝,還打造出“花樣年華”“橙海陽光”“四季花海”等6個不同主題的鄉村旅游景點,整體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目前,廣安已建成省五星級園區1個、省四星級園區1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7個、縣級現代農業園區15個,全市園區面積達到16萬畝。這些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廣安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2019年,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

產區變景區,農民添收益。2019年,廣安現代農業園區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5萬元,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1.5%。

田園變公園

農民幸福指數高

今年初,楊成決定賣掉自己在武勝縣城的房子,回到飛龍鎮盧山村生活。

在盧山村,和楊成作出同樣舉動的村民有13戶人。他們覺得,村裡有萬畝柑橘產業基地,還是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的“大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配套齊全,掙錢機會多,在這裡生活,不比城裡差。

盧山村為何能與縣城“媲美”?走進盧山村,阡陌交通,把一座座農家小樓串聯起來,釣魚池、採蓮台、濱水廣場美不勝收,休閑座椅、健身器材、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我們這裡以前是農田,現在變成了公園一樣。”村民張春萬自豪地說,生活在這裡很幸福,沒有幾個村民願意搬出去。

像盧山村這樣的幸福美麗新村,廣安已經建了1071個,佔行政村總數的39%。

建設幸福美麗新村,促進田園變公園。廣安致力環境改善、生態宜居,大力實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村庄清潔行動“五大行動”。

廣大農村一改舊貌,道路暢通、景色優美、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成為如詩如畫、聞者向往的綠色家園。

“硬件”提檔,“軟件”更要升級。廣安還按照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思路,建成村史館、鄉愁體驗園等文化設施1382個,留住文化,留住根脈,留住鄉愁。

目前,廣安已建成中國農業公園1個,橙海陽光、繆氏庄園、廣安蜜梨主題公園等省級農業主題公園13個。

通過“田園變公園”,閑置的田地變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既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又提高了農民幸福指數。

產品變商品

好東西賣出好價錢

8月18日,位於廣安華蓥市的廣安蜜梨現代農業園區裡,5000畝翠冠梨、黃金梨採摘進入尾聲,單個蜜梨今年最高賣到了40元。

而在10多年前,單個蜜梨的價格不過幾毛錢。四川歐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曉玲坦言,單個蜜梨的身價從幾毛錢到40元,除了提升產品的質量外,也得益於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

近幾年,在各大展會、博覽會上,總能看到廣安蜜梨的身影﹔在川渝地區的機場、高速路,也能看到廣安蜜梨廣告牌。

歐陽曉玲說,除了賣梨,公司也在探索開發新產品,讓單個蜜梨擁有比40元更高的價值。例如,開發蜜梨果酒、蜜梨凍干片、梨膏、蜜梨休閑糖、蜜梨口服液等精深加工產品。

不僅僅是廣安蜜梨,擁有百年栽植歷史的龍安柚,三年前也面臨產業鏈不健全、品牌不響等困境,數十萬畝龍安柚賣不出好價錢,有時甚至滯銷。

如何讓龍安柚這個好產業產出好效益?廣安在加工增值和品牌建設上做文章。

廣安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合川介紹,通過提品質、建工廠,龍安柚被“榨干吃盡”:柚花可以賣給茶商做柚花茶,畸形果、次果切片烘干后銷往一家中藥材公司,部分柚果榨汁后加工為飲料。

和廣安蜜梨、龍安柚商品化“變形記”不一樣,住在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裡的武勝縣飛龍鎮高洞村村民,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絲畫帘變成旅游商品,該村100多名婦女通過指尖“繡出”自己的好生活,戶均增收4萬多元。

朱小龍介紹,廣安通過創品牌提升價值鏈,搞加工延伸產業鏈,拓市場做強供應鏈,推動產品變商品,把好東西賣出好價錢,讓農業產業結構更優、產業鏈條更長、產品附加值更高。

截至目前,廣安全市累計注冊農業類商標2300余個,建成縣級農產品加工園區2個,培育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54家、初加工企業72家。“華蓥山”品牌被評為全省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廣安龍安柚、鄰水臍橙、廣安蜜梨等被納入全省優質品牌農產品推薦名單。

(據人民資訊)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