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廣安區是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
近年來,該區堅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信息化服務“六大理念”,規劃發展花橋鎮等“三大片區”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糧油、生豬兩大主導產業及龍安柚、湖羊、開花水果、稻漁綜合種養、休閑農業五大特色產業,著力構建“2+5”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高效建設龍安柚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等“三大園區”。
尤其是今年,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廣安區充分發揮農業的“壓艙石”作用,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全力發展助農增收產業,以延伸產業鏈條為突破口,努力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效,推動農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
截至目前,廣安區建成龍安柚標准種植基地1.12萬畝,引領全區發展龍安柚25.5萬畝,實現產值15.7億元,龍安柚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抓“龍頭” 做大做強富民產業
2019年,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成為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廣安龍安柚被評為“2019年四川省十大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白馬檸檬產業園成功創建為第二批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
龍安柚作為廣安市三大拳頭產品之一,已有上百年的栽培歷史。8月13日,記者走進廣安區龍安鄉的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隻見四周田成方、土成塊、路成網、渠相連,一棵棵柚樹分布均勻、長勢茂盛,樹上挂滿了翠綠的柚果,連片成林的龍安柚,宛如一幅美麗的綠色畫卷。
如今,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已建成龍安柚標准種植基地1.12萬畝,引領全區發展龍安柚25.5萬畝,實現產值15.7億元。其中,龍安柚母本園種植面積500畝,因品種純正、品質較高、平均樹齡20年,是廣安龍安柚產業優質苗木採穗基地。“園區內成立合作社4家、柚農123戶,全面實行合作社農資統一採購、技術統一管理、銷售統一品牌,2019年平均畝產柚果3000枚以上,畝均產值達2萬元以上,戶均收入8萬余元。”龍安鄉黨委書記蘭華盛說。
據悉,該園區按照“大園區+小業主”的發展思路連片打造龍安柚特色產業,建立起農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關系,形成集中連片、無縫銜接且具有明顯聚集效應的規模化產業基地12個,年產柚果達26萬噸。
柚果豐收后,該如何變成實實在在的效益?記者得知,廣安區建立“龍頭企業+基地+業主(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起分工合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生產經營體系。同時,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做優電商運營服務、網絡銷售和物流配送三大平台,完善區鄉村三級電商物流體系,積極拓展農產品銷售市場。
不僅如此,廣安區還積極延伸龍安柚產業鏈,促進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做大做強龍安柚產業。
為擦亮“廣安龍安柚”金字招牌,廣安區成立區屬國有農業公司——廣安鑫農發展有限公司,領辦廣安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建成柚子榨汁、柚子削皮烘干等龍安柚深加工生產線,生產開發龍安柚果汁汽水、柚子原漿、柚子精油、柚子麻餅等系列產品,並遠銷全國及東南亞等地區。
目前,廣安龍安柚產品已遠銷海內外,2019年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6萬元,高出全區平均水平30%。
巧規劃 農旅融合串珠成線
近日,在緊鄰鄧小平故裡旅游景區的大龍鎮潯棲江南度假區,不少游客慕名前來觀賞游玩。漫步在具有江南水鄉風情的度假區內,看看亭台樓閣、小橋河塘,還有掩映在綠樹翠竹中的泡泡屋,別有一番愜意和美好。
廣安區堅持一個園區就是一個旅游觀光區,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與鄉村旅游觀光、農村居民小區建設同步規劃,按照“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理念,用好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圍繞小平故裡以“紅”帶“綠”發展都市觀光、鄉村休閑等旅游產業,充分挖掘渠江流域自然生態資源,建成大地花谷、大雲山農業公園等鄉村休閑旅游業,打造“小平故裡—大龍—彭家—龍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積極創建國家(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同時,依托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深入挖掘種植、採摘、品嘗等休閑旅游、鄉村旅游元素,建成廣安柚博園省級旅游度假區等農業主題公園3個、採摘體驗園45個、特色農業主題農家樂27個,成功舉辦六屆龍安柚旅游文化節。依托大安糧油—湖羊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羊文化主題樂園,配套打造湖羊科普展覽館、研學基地,舉辦湖羊文化節,豐富農旅文化內涵,提升農旅品牌價值。
此外,廣安區以大龍鎮沿渠江多樣化生態濕地景觀資源和水波渠江良好水系環境為基礎,建設面積5平方公裡的“山水畫卷”,統籌規劃農業產業、交通布局、旅游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建設20公裡區域旅游小環線,串聯大地花谷、潯棲江南度假區、百美村宿、龍安柚產業園等景點,建設“西南水鄉—大龍濱江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園”,創建龍安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一套套“組合拳”,打開了農旅融合發展的新天地。
善創新 “2+5”產業體系見成效
如何提升助農增收實效和現代農業發展質效,推動農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近年來,廣安區在鄉村振興路上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推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之路。
廣安區按照“大園區+小業主”的模式,不斷完善現代農業園區田網+路網+水網+電網+互聯網的“五網”配套,圍繞“一江兩線”(渠江、廣恆線、廣花線),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優質糧油、優質生豬兩大主導產業,龍安柚、湖羊、開花水果、稻漁綜合種養、鄉村旅游五大特色產業,著力構建“2 + 5”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同時,規劃“三大片區”發展現代農業,即在花橋、龍台、肖溪、恆升、井河等北部片區,連片發展優質糧油、優質生豬兩大主導產業,配套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在白市、白馬、興平、東岳、石筍等中部片區,連片發展晚熟柑橘產業,配套發展湖羊產業﹔在大龍、大安、悅來、彭家等南部片區,大力發展以桃、李為主的開花水果產業,配套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
不僅如此,廣安區還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以及土地流轉、勞動務工、持股分紅、農產品保底銷售收入“四張清單”,優先吸納園區農民成為產業工人,助力農戶增收。
此外,廣安區還制定出台《廣安區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獎勵扶持辦法》等文件,明確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和要求,針對性完善財稅、金融、人才引進、產業服務等支持政策,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努力推動廣安區由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跨越,為加快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和“農業多貢獻”奉獻廣安力量。(羅均 蔣恆 廣安區記者站 周娟 廖小兵)
來源:廣安日報